漫兴

· 龚诩
草座麻衣苜蓿盘,虽贫未足害清欢。 阶前嫩草抽书带,溪上新篁长钓竿。 陶亮日从亲旧乐,庞公独遗子孙安。 闭门著得书盈箧,未许旁人得借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草座:以草为座垫。
  • 麻衣:粗布衣服。
  • 苜蓿(mù xu)盘:用苜蓿做的菜盘,指生活清苦。
  • 清欢:清雅恬适之乐。
  • 书带:草名,叶长而韧,可束书。
  • 新篁(huáng):新生之竹。
  • 陶亮:应指陶潜(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这里作者以陶潜自比。
  • 庞公:东汉末年隐士庞德公,荆州襄阳人,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这里作者以庞公自喻。

翻译

我坐在草垫上,穿着粗布衣服,吃着苜蓿做的菜肴,虽然贫困,但并不妨碍我享受清雅恬适的快乐。台阶前嫩绿的书带草开始生长,小溪旁新长的竹子可以做成钓鱼竿。我像陶潜一样,每天与亲朋好友一起欢乐,又像庞德公一样,只留给子孙一份安心。我关起门来著书,书已经装满了箱子,不允许旁人借去阅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虽然生活贫困,但依然保持着清雅恬适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通过描写草座、麻衣、苜蓿盘等简单的生活物品,以及阶前的嫩草、溪上的新篁等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亲近。同时,诗人以陶潜和庞德公自比,表达了自己对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的追求和对子孙的关爱。最后,诗人提到自己著书盈箧且不许旁人借看,显示出他对自己作品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传达了一种安贫乐道、自得其乐的生活情趣。

龚诩

龚诩

明苏州府昆山人,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龚察子。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卒,门人私谥安节。有《野古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