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顾湘佩孝廉返苏门即赴公车

南图万里正高秋,萧寺因君话倍稠。 动地海潮光射斗,一林风雨快登楼。 心田斟酌明如雪,句法纵横矫若虬。 好返苏门向京阙,他年车笠重绸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明清时用来称呼举人。(注:在明清时期,通过乡试的人被称为“举人”,孝廉是对举人的一种别称)
  • 南图:谓南飞,南征。这里指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 萧寺:佛寺的代称。
  • :多而密。
  • 动地:声势浩大。
  • 海潮:海洋中的潮汐现象,这里借指波涛。
  • 射斗:光芒四射,直冲斗、牛星宿。形容气势磅礴。
  • 心田:佛教语,即心。谓心藏善恶种子,随缘滋长,如田地生长五谷荑稗,故称。
  • 斟酌:考虑,度量。
  • 明如雪:像雪一样明亮,形容内心纯净、明白。
  • 句法:句子的结构方法。
  • 纵横:奔放自如,不受拘束。
  • 矫若虬(qiú):像虬龙一样矫健。虬,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 苏门:山名,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北。这里指顾湘佩的家乡。
  • 京阙(què):指京城。
  • 车笠:乘车的人和戴斗笠的人。比喻贵贱贫富不分。
  • 绸缪(chóu móu):形容情意殷切。

翻译

你为实现远大抱负踏上万里征程,正值高秋时节,在这佛寺中因为你的到来,我们的交谈更加频繁密集。 那声势浩大的海潮,光芒直射星斗,在满是风雨的树林中,我们快意地登上高楼。 你的内心经过思考度量,纯净明白如白雪,你所写的诗句结构奔放自如,矫健如虬龙。 你应当好回到苏门山,再前往京城,希望将来不管身份地位如何变化,我们的情谊依然深厚殷切。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顾湘佩孝廉赴京参加科举考试时所作。诗的首联点明了时间和事件,正值高秋,顾湘佩将踏上南征之路,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而在佛寺中的交谈也因分别在即而更加热切。颔联通过描绘海潮的磅礴气势和风雨中登楼的快意,营造出一种壮阔的氛围。颈联赞美了顾湘佩内心的纯净和诗作的高超,表现出他的才华和素养。尾联则表达了对顾湘佩的祝福,希望他能顺利返回家乡,再赴京城,同时也期待着他们之间的情谊能够长久不变。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也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