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葵扇歌送何朝宗教谕之同安
天生蒲葵作凉箑,野人乍见呼棕叶。柄端出叶叶作摺,里棱外棱刚鬣鬣,中攒边展凤翎接。
边际筠丝压妥贴,通体天成此人合。汉宫纨素出剪裁,南阳白羽须编排。
丹青组绣却走避三舍,纸屏石枕尚觉非全才。先生南海我北海,一叶轻凉为谁采。
翩然乘风致我傍,簟几一时颜色改。君今去我向闽关,扇亦收藏箧笥间。
明年把扇京尘里,相忆千山重万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蒲葵(pú kuí):一种常绿乔木,叶子可以制扇。
- 凉箑(shà):扇子。
- 乍见:突然看见。
- 棕叶:棕树的叶子。
- 里棱外棱:扇子的里侧和外侧的边缘。
- 刚鬣鬣(liè liè):形容坚硬而毛糙。
- 中攒边展:中间聚拢,边缘展开。
- 凤翎:凤凰的翎毛,这里形容扇子的形状像凤凰的翎毛。
- 筠丝(yún sī):竹皮里面的青皮,这里指用来固定扇子边缘的材料。
- 南洋白羽:指南洋地区的白色鸟羽,此处可能指用鸟羽制作的扇子。
- 箧笥(qiè sì):箱子。
翻译
天生的蒲葵被制作成凉爽的扇子,乡野之人初见时把它误称为棕叶。扇子的柄端伸出叶片,叶片折叠着,里侧和外侧的边缘坚硬而毛糙,中间聚拢边缘展开,像凤凰的翎毛相接。 扇子边缘用筠丝压得平整妥贴,整个扇子浑然天成,正适合这个人。汉宫的纨素扇子是经过剪裁制成的,南阳的白羽扇需要精心编排。 那些用丹青绘制、用丝线刺绣的扇子都要退避三舍了,纸屏和石枕与之相比还觉得不是全才。先生在南海我在北海,这一片轻凉的扇子为谁而采。 它轻快地乘风来到我身旁,竹席几案一时间都因它而改变了颜色。如今您要前往闽关,这把扇子也会被收藏在箱子里面。 明年在京城的尘土中拿着这把扇子,思念之情会跨越千山万水。
赏析
这首诗以蒲葵扇为主题,通过对蒲葵扇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工艺和美感。诗中先描述了蒲葵扇的外观和制作特点,将其与汉宫纨素扇、南阳白羽扇等进行对比,突出了蒲葵扇的天然之美和独特价值。接着,诗人提到蒲葵扇给自己带来的凉爽,以及它所代表的情谊。最后,诗人想象友人带着扇子前往闽关,而自己在明年京城中拿着扇子时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通过对蒲葵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