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百户徐钦袭职还松江

· 顾清
曲墙垂柳荫清池,十载高门路不迷。 尽说柏舟同节苦,惊看玉树与云齐。 恩光晓日瞻龙仗,行色秋风入马蹄。 拂拭家藏旧弓剑,从今步步上丹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户:官名,金初设置,为世袭军职。
  • 袭职:承袭官职。
  • (yìn):树荫。
  • 不迷:不会迷失方向,这里指在仕途上顺利。
  • 柏舟:借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亦可泛指妇女的爱情忠贞。
  • 玉树:比喻优秀的人才,这里指徐钦。
  • 恩光:犹恩泽。
  • 龙仗:皇帝的仪仗。
  • 行色:出行的神态。
  • 丹梯:指朝廷,或指升天成仙的途径。

翻译

弯弯的围墙边垂柳的树荫遮盖着清澈的池塘,十年的高官之路没有迷失方向。人们都称赞你如秉持柏舟之节的女子一般同甘共苦,惊讶地看到你如玉树般优秀,可与云齐高。早晨的阳光中你瞻仰着皇帝的仪仗,感受到皇恩浩荡,秋风中你策马前行,神色匆匆。擦拭家中收藏的旧弓剑,从此以后一步步登上朝廷的高位。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顾清为送百户徐钦袭职回松江而作。诗的首联通过描绘曲墙垂柳和清池,暗示徐钦在过去的十年中虽然身处高位,但道路顺畅,没有迷失方向。颔联运用“柏舟同节苦”的典故,赞扬徐钦的品德和操守,同时以“玉树与云齐”形容他的杰出才能。颈联描写徐钦在恩光中瞻仰龙仗,展现出他的荣耀,以及在秋风中策马前行的匆忙之态。尾联则表达了对徐钦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凭借家中的旧弓剑,在仕途上步步攀升。整首诗意境优美,用典恰当,既表达了对徐钦的赞美和祝福,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