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癸亥: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三昧涧:地名。
- 荡:清除,消散。
- 寒阴:寒冷阴暗。
- 碧岑:青山。
- 掷石:扔石头。
- 傍村:靠近村庄。
- 觅路:寻找道路。
- 麦苗深:麦苗长得茂密。
- 漏天:指山高,雨雾难至,如天之漏。
- 界断:割断,划分。
- 萦纡:盘旋弯曲。
翻译
在一个轻风拂面、阳光明媚的日子,寒冷阴暗的气息被驱散。我们一起拂动春衣,向着那青翠的山峦前行。在靠近村庄的地方,孩子们扔着石头玩耍,我们在茂密的麦苗中寻找着前行的道路。高山如漏天一般,隔断了三座山峰的影子,在弯弯曲曲的山涧中,我们拄着拐杖探寻。不知不觉间,山中的钟声催促着日暮的降临,在归途中我们仍然能够一起畅快地吟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同学们在初春时节游三昧涧的情景,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诗的首联通过“轻风晴日荡寒阴,共拂春衣向碧岑”,写出了天气的晴朗和人们出游的愉悦心情,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欢快的基调。颔联“掷石傍村童子戏,逢人觅路麦苗深”,描写了乡村的生活场景和人们在麦苗深处寻找道路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颈联“漏天界断三峰影,曲涧萦纡一杖寻”,则描绘了高山的雄伟和山涧的曲折,表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尾联“不觉山钟催日暮,归途犹得共长吟”,以山钟催日暮的场景,烘托出时光的流逝,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和同学们在归途中依然保持着愉快的心情,通过共同吟唱来表达对这次出游的喜爱和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将春日的美景和人们的欢乐情感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释今辩
今辩(一六三八—一六九七),字乐说。番禺人。俗姓麦。明桂王永历十四年(一六六〇)雷峰受具,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主海云、海幢两山。三十六年(一六九七)示寂长庆。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 21篇诗文
释今辩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己丑正月陪黎雪楼恂舅游碧霄洞(戊子) 》 —— [ 清 ] 郑珍
- 《 新正重华宫侍皇太后宴 》 —— [ 清 ] 弘历
- 《 甄邦圣为兄鸣冤世所同义反坐十年神人共愤既而得释天心见矣廿馀年来家道徐徐而起莫非天祐岁丁丑正月邦圣病笃梦一神披发抚圣背曰义士也为兄报仇赐汝一纪之寿觉而渐愈始知玄帝所赐也岂非天哉足以传矣诗以纪之其三 》 —— [ 明 ] 梁维栋
- 《 初春哭仲妹八首 其八 》 —— [ 明 ] 彭孙贻
- 《 早春喜宛平陈健夫枉顾沙亭村居 》 —— [ 明 ] 屈大均
- 《 丐外得括苍东归侍次 》 —— [ 宋 ] 喻良能
- 《 早春 》 —— [ 明 ] 杨慎
- 《 叶大卿挽词 》 —— [ 宋 ] 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