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除夕书怀
分备渐无补,淹留忽岁残。
凄风催短景,臈雪作凝寒。
世路人心险,他乡客鬓单。
亲闱千里梦,旅舍百忧攒。
万感悲欢集,孤踪进退难。
防危身佩剑,罹枉发冲冠。
衰鬓惊年换,幽怀坐夜阑。
画堂烧绛蜡,对影共盘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寅:甲寅年。
-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
- 备:准备,此处可理解为努力、作为。
- 淹留:长期逗留,羁留。(淹:yān)
- 岁残:一年将尽。
- 凄风:寒冷的风。
- 短景:冬天日短,故云“短景”。景,日光。
- 臈(là)雪:腊月的雪。
- 凝寒:严寒。
- 世路:人世间的道路,指人生道路。
- 亲闱(wéi):父母居住的地方,也指父母。
- 旅舍:旅馆。
- 万感:种种感触。
- 绛(jiàng)蜡:红色的蜡烛。
- 盘桓(huán):徘徊,逗留。
翻译
自己所做的努力渐渐没什么作用,长期羁留他乡,忽然间一年又要结束了。寒冷的风催促着冬日短暂的日光,腊月的雪带来了严寒。人生的道路上人心险恶,在他乡漂泊,自己的两鬓也变得斑白孤单。千里之外的父母所在之处,只能在梦中相见,身处旅舍,忧愁百结。万千感慨,悲欢交集,孤独的身影,进退两难。为防危险,身上佩着剑,遭受冤枉时,愤怒得头发竖起,把帽子都顶了起来。衰老的鬓发让人惊叹岁月的变换,深夜时,内心的忧愁让人难以入眠。在画堂中点燃红色的蜡烛,对着自己的影子,独自徘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甲寅年除夕时所作,表达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忧愁以及对世事的感慨。诗的开头,作者感叹自己的努力无补,时光匆匆,一年即将过去。接着通过“凄风”“短景”“臈雪”“凝寒”等词语,描绘了冬日的寒冷和萧瑟,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凄凉。“世路人心险,他乡客鬓单”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艰难和在他乡漂泊的孤独的感受。对父母的思念和在旅舍中的忧愁,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万感悲欢集,孤踪进退难”则是对自己复杂心情的总结,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让他感到进退两难。后面的诗句中,“防危身佩剑,罹枉发冲冠”表现了作者对危险和不公的愤怒。“衰鬓惊年换,幽怀坐夜阑”则体现了时光的流逝和内心的忧愁。最后,作者在画堂中点燃蜡烛,对着自己的影子徘徊,画面孤独而凄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感受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在除夕这个特殊时刻的所思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