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九: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 吴邑侯:姓吴的县令。
- 天印山:山名。
-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 落帽:《晋书·孟嘉传》:“﹝嘉﹞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以“落帽”形容人风度洒脱,临乱不惊。
- 班荆:谓朋友相遇,共坐谈心。
- 月华:月光,月色。
- 盍簪(hé zān):指朋友相聚。
翻译
在端午节时曾在天印山一同饮酒,到了重阳佳节又再次登临此地。 青色的苔藓、白色的石头,寒潭寂静,红色的枫叶、黄色的菊花,偏僻的小路幽深。 像孟嘉那样洒脱地面对秋色的清冷,朋友们相聚应当等待月光的照临。 不必仔细观看茱萸,以后的相聚还会像过去一样朋友相聚。
赏析
这首诗首联叙述了作者在端午节曾与友人在天印山共饮,如今重阳佳节再次登临,体现了时光的流转和对故地的重游之情。颔联描绘了天印山的景色,苍苔白石、寒潭红叶、黄花僻径,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氛围。颈联中“落帽”的典故展现出一种洒脱的心境,而“班荆应待月华侵”则表达了期待与友人在月光下相聚畅谈的愿望。尾联表达了不必过于在意茱萸这一重阳习俗,更看重的是与友人的相聚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对友情的表达,传达出一种闲适、淡然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