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学士松图

· 刘基
赵公拈笔作古松,平地跃出三青龙。 蜿蜒不上霄汉去,爽飒长留烟雨浓。 前朝美人斗草处,犹有当时数株树。 江亭六月凉如秋,应与此图相对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拈笔:用手指轻轻夹持笔杆。
  • 霄汉:天空极高处。
  • 爽飒:形容风声或动作迅速有力。
  • 斗草:古代一种游戏,比赛谁能将草打成结。

翻译

赵公轻轻夹笔画古松,仿佛平地跃起三青龙。 蜿蜒曲折不向高空去,风声迅速长留烟雨中。 前朝美人在此斗草处,仍有当时几株树留存。 江边亭中六月凉如秋,应与这幅画相对生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赵公画中的古松,通过“平地跃出三青龙”形象地展现了松树的雄伟与生命力。诗中“蜿蜒不上霄汉去”一句,既表现了松树的形态,又暗含了松树不屈不挠的精神。后两句通过对前朝美人斗草处的回忆,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结尾的“江亭六月凉如秋,应与此图相对愁”则巧妙地将画中的景致与现实中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刘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