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
赤符复汉祚,褒德先侯封。
阳熺焰发燧,霜皠山鸣钟。
驯雉集中牟,乳虎去弘农。
抱鼓夜无声,桑阴麦芃芃。
循良一何多,谣歌满儿童。
贤哉洛阳令,卓鲁相继踪。
擿奸若明神,外猛中有容。
正狱除烦苛,平赋宽畸穷。
黎民拜恩惠,吏卒服至公。
身殁德不隳,弦歌祠庙崇。
望美安阳亭,顽懦兴廉风。
彼哉肉食者,舆马愧肓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符:指汉朝的符命,象征汉朝的复兴。
- 复汉祚:恢复汉朝的统治。
- 褒德:表扬德行。
- 侯封:封侯。
- 阳熺:阳光炽烈。
- 焰发燧:燧石发出火花,比喻光明照耀。
- 霜皠:霜雪洁白。
- 山鸣钟:山中响起钟声,象征和平与安宁。
- 驯雉:驯服的野鸡,比喻治理得当。
- 集中牟:集中于牟平,指治理有方。
- 乳虎去弘农:幼虎离开弘农,比喻去除危险。
- 抱鼓夜无声:夜晚鼓声不响,表示安宁。
- 桑阴麦芃芃:桑树下麦田茂盛,形容丰收景象。
- 循良:遵循善良。
- 谣歌:民谣歌曲。
- 擿奸:揭露奸邪。
- 明神:明察秋毫的神明。
- 外猛中有容:外表严厉而内心宽容。
- 正狱:公正地处理案件。
- 除烦苛:去除繁琐苛刻。
- 平赋:公平征税。
- 畸穷:贫困不均。
- 弦歌:弦乐和歌声,指文化教育。
- 祠庙崇:祠庙受到尊崇。
- 安阳亭:地名,象征美好。
- 肉食者:指官员。
- 舆马:车马,指官员的待遇。
- 肓聋:愚昧无知。
翻译
赤符预示着汉朝的复兴,首先表扬那些有德行的人并封他们为侯。阳光炽烈如火,燧石发出火花,霜雪洁白,山中响起和平的钟声。野鸡被驯服,集中于牟平,幼虎离开弘农,危险被去除。夜晚鼓声不响,桑树下麦田茂盛,一片丰收景象。遵循善良的行为如此之多,民谣歌曲传遍儿童之间。洛阳令的贤明,卓鲁的继任者。揭露奸邪如同明察秋毫的神明,外表严厉而内心宽容。公正地处理案件,去除繁琐苛刻,公平征税,减轻贫困不均。百姓拜谢恩惠,吏卒佩服至公无私。即使身死,德行不衰,文化教育在祠庙中受到尊崇。向往美好的安阳亭,激发了顽懦者的廉洁之风。那些官员们,他们的待遇与无知相比,实在令人惭愧。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汉朝复兴时期的政治清明和社会和谐。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社会风貌,诗人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诗中提到的洛阳令和卓鲁,代表了贤明的官员和公正的治理,他们的行为和政策得到了人民的广泛赞誉。诗人通过对这些正面形象的赞美,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官员的批评。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美好时代的怀念和对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