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兴

· 刘基
疏庸厌人事,疲病畏交游。 得闲愿巳惬,敢有分外求。 开门对钟山,山翠盈我眸。 日中市声远,草绿空庭幽。 登临观万象,玄理足可搜。 谁能走逐逐,自使生悔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疏庸:懒散平庸。
  • :厌倦。
  • :满足。
  • :充满。
  • 玄理:深奥的道理。
  • 逐逐:急切追求的样子。
  • 悔尤:悔恨和过错。

翻译

我懒散平庸,厌倦了繁杂的人事,疲惫的病体也畏惧频繁的交游。能得到闲暇已经感到满足,怎敢再有额外的要求。打开门,面对着钟山,山色苍翠,充满了我的眼眸。日中时分,市集的喧嚣声渐渐远去,草色绿意盎然,空旷的庭院显得格外幽静。登高望远,观察万物,深奥的道理足以让人探寻。谁愿意匆忙追逐,只会让自己心生悔恨和过错。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繁杂世事的厌倦。诗中,“开门对钟山,山翠盈我眸”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与“日中市声远”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幽静生活的喜爱。结尾的“谁能走逐逐,自使生悔尤”则是对盲目追求的批判,强调了知足常乐、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