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六首

· 刘基
庭前金凤花,向晚争媚妩。 但见白露滋,岂知繁霜苦。 芳时良可惜,此物何足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凤花:一种植物,傍晚时花朵盛开,色彩艳丽。
  • 向晚:傍晚。
  • 媚妩: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 白露滋:露水增多,指秋天的露水。
  • 繁霜苦:浓霜,形容霜很重。
  • 芳时:美好的时光。
  • 何足数:不值得计算,意指不重要。

翻译

庭院前的金凤花,在傍晚时分争相展现它们的妩媚。只看到白露增多,又怎能理解浓霜带来的苦楚。这美好的时光实在值得珍惜,而这些花儿又算得了什么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傍晚时庭院中金凤花的妩媚,以及白露与繁霜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界变迁的感慨。诗中“但见白露滋,岂知繁霜苦”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金凤花在美好时光中的短暂与脆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沉思。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