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五首

· 刘基
豫章长千仞,挺生崇崖阴。 布叶连青云,交柯蔽层岑。 结根岂不固,斤斧将见寻。 有柏生石间,屈曲丛灌林。 古根齧飞溜,电火焚中心。 大不中梁柱,小不堪瑟琴。 风霜自摇落,偃蹇独至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豫章:古代对樟树的一种称呼。
  • 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为七尺或八尺。
  • 交柯:树枝交错。
  • 层岑:重叠的山峰。
  • 斤斧:斧头,这里指砍伐。
  • 齧(niè):咬,这里指根部紧咬着石头。
  • 飞溜:急流的水。
  • 瑟琴:古代的两种弦乐器,这里指柏木不适合做乐器。
  • 偃蹇(yǎn jiǎn):形容树木弯曲不直。

翻译

樟树高达千仞,生长在崇山峻岭的阴面。它的枝叶直插云霄,树枝交错遮蔽了层层山峰。扎根如此坚固,但斧头终究会来寻找。有一棵柏树生长在石缝中,弯曲地丛生于灌木林中。古老的根紧紧咬住急流,电火焚烧了它的中心。它的大材不适合做梁柱,小材也不堪用来制作瑟琴。风霜自然地使它摇落,它独自弯曲至今。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豫章与柏树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豫章虽然高大,但终究难逃被砍伐的命运;而柏树虽然生长环境恶劣,形态弯曲,却能在风霜中屹立不倒。诗中“风霜自摇落,偃蹇独至今”一句,深刻描绘了柏树坚韧的生命力,体现了作者对这种不屈不挠精神的敬仰。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