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舟中遇雨遣闷

· 刘基
一夜青山雨,平明黄浊喧。 乱流翻地轴,高响落云根。 铩羽投林鸟,啼饥抱树猿。 羁怀正愁绝,感物重销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平明:天亮的时候。
  • 黄浊:指浑浊的黄色水流。
  • :声音大而杂乱。
  • 乱流:指水流湍急,没有秩序。
  • 地轴:比喻大地的中心或支撑点。
  • 云根:云的底部,比喻高处。
  • 铩羽:羽毛折断,比喻受挫或失败。
  • 投林:飞入树林。
  • 啼饥:因饥饿而哭泣。
  • 抱树:紧紧抱住树木。
  • 羁怀: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 愁绝:极度忧愁。
  • 感物:对事物的感触。
  • 销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快乐。

翻译

一夜之间,青山被雨水浸润,天亮时,黄色的浊流喧闹地流淌。 急流翻腾,仿佛撼动了大地的中心,响声从高高的云端落下。 羽毛折断的鸟儿飞入林中,饥饿的猿猴抱着树干哭泣。 旅途中的我正感到极度的忧愁,这些景象让我更加心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后清晨的景象,通过“黄浊喧”、“乱流翻地轴”等生动描绘了雨水的猛烈和地面的动荡。诗中“铩羽投林鸟”和“啼饥抱树猿”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动物的困境,也隐喻了诗人自身的遭遇和心情。结尾的“羁怀正愁绝,感物重销魂”深刻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深刻感触,使读者能深切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