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不寐

金柝声残夜已深,鸭炉香灺拥寒衾。 松根馀雪侵窗冷,竹杪顽云接地阴。 坐久虚堂春悄悄,梦回琐闼夜沉沉。 无眠不尽山城漏,暗送啼鸿过北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柝(jīn tuò):古代用铜制成的器具,夜间用来报时。
  • 鸭炉:形状像鸭子的香炉。
  • 香灺(xiāng xiè):香烛的余烬。
  • 拥寒衾:裹着冰冷的被子。
  • 竹杪(zhú miǎo):竹子的顶端。
  • 顽云:厚重的云。
  • 接地阴:云层低垂,几乎触及地面。
  • 虚堂:空旷的房间。
  • 琐闼(suǒ tà):指宫门或官署的门。
  • 山城漏:山城中滴水计时的漏壶声。
  • 啼鸿:啼叫的雁。
  • 北岑(běi cén):北边的小山。

翻译

金柝的声音宣告着深夜的到来,鸭形的香炉中香烛已成灰烬,我裹着冰冷的被子。松树根部的残雪让窗户透着寒意,竹梢上厚重的云层低垂,几乎触及地面。我坐在这空旷的房间里,春夜静悄悄,梦醒后,宫门或官署的门在沉沉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沉重。山城中滴水计时的漏壶声不断,暗暗送别啼叫的雁群飞过北边的小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春夜无眠的景象,通过金柝、鸭炉、松雪、竹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寒冷的氛围。诗中“坐久虚堂春悄悄,梦回琐闼夜沉沉”表达了诗人深夜的孤寂与对宫廷或官署生活的回忆。结尾的“暗送啼鸿过北岑”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暗示了诗人心中的离愁别绪。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夜的深刻感受。

赵完璧

明山东胶州人,字全卿,号云壑,又号海壑。由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工诗,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有《海壑吟稿》。 ► 5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