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丙申岁:指丙申年,具体年份需根据历史背景推算。
- 还乡:回到故乡。
- 鬓成丝:形容头发已经斑白,像丝一样。
- 亲知:亲近的人,亲朋好友。
- 过眼:眼前经过,指时间的流逝。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来象征故乡或墓地。
- 闾井:指故乡的街巷和井水,代指故乡的景象。
- 修文偃武:指停止战争,致力于文化和和平。
- 铸甲销戈:铸造铠甲和销毁兵器,比喻停止战争。
- 会有期:指将来会有一个确定的时期。
翻译
在丙申年,我结束了五年的离乡背井,终于回到了故乡。归来时,我感觉自己像是客人,头发已经斑白如丝。亲朋好友的容颜在眼前一闪而过,仿佛梦境,而世事的变迁令人心痛,难以深思。我欣喜地看到故乡的松树和楸树依旧如昔,但也不禁感叹故乡的街巷和井水已与往昔不同。君王有意停止战争,致力于文化与和平,我相信铸造铠甲和销毁兵器的日子终将到来。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刘基在长期离乡后归来的复杂情感。诗中,“鬓成丝”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老态,而“亲知过眼还成梦”则深刻反映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感。后两句通过对故乡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对比,抒发了对故乡变迁的感慨。最后,诗人以君王的政策为寄托,表达了对和平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刘基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金缕曲 · 吊朱遂颖夫子,辛卯十月 》 —— [ 清 ] 吴湖帆
- 《 孟冬黄菊盛开罗列听雨廊中酌赋效祝 》 —— [ 明 ] 邓云霄
- 《 初冬杂咏八首 》 —— [ 宋 ] 陆游
- 《 元贞丙申十月扈从晋王领降兵入京朝觐 》 —— [ 元 ] 陈宜甫
- 《 十月向尽刘五聚卿贻晚菊数种 》 —— [ 清 ] 郑孝胥
- 《 念奴娇 · 初冬 》 —— [ 清 ] 徐灿
- 《 湘中后怨至元十八年岁辛巳冬十月按事顺德晨起灯下读沈下贤文集偶赋此或云郑即子春也 》 —— [ 元 ] 王恽
- 《 南乡子 · 十月海棠盛开 》 —— [ 元 ] 袁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