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二首

· 刘基
深秋蔓草接天涯,极目飞鸿没远沙。 绿水青山长送目,汀兰岸蓼各生花。 风来西塞云阴合,涛落东溟蜃气斜。 叹息笙歌旧亭馆,坏垣丛棘老王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 汀兰:水边的兰草。
  • 岸蓼:水边的蓼草。
  • 西塞:西边的要塞或西部边疆。
  • 东溟:东海。
  • 蜃气:海市蜃楼,这里指海上的雾气。
  • 笙歌:指奏乐唱歌。
  • 坏垣:破败的墙壁。
  • 丛棘:丛生的荆棘。
  • 王瓜:一种蔓生植物,果实可入药。

翻译

深秋时节,蔓草绵延至天涯,我极目远望,飞鸿消失在远处的沙滩。绿水青山常在眼前,水边的兰草和蓼草各自绽放着花朵。西风吹来,西边的云层阴沉密布,东海的波涛落下,海上的雾气斜斜升起。叹息着昔日笙歌的旧亭馆,如今只剩下破败的墙壁和丛生的荆棘,还有那老去的王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色,通过“蔓草”、“飞鸿”、“绿水青山”等自然元素,展现了辽阔而略带萧瑟的秋意。诗中“汀兰岸蓼各生花”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边植物的生机,与周围的荒凉形成对比。后两句通过对“西塞”和“东溟”的描绘,引入了风云变幻的宏大气象。结尾的“叹息笙歌旧亭馆”则透露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