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石末公悲红树二首

· 刘基
乾坤何处非王土,稂莠谁令满大田。 未扫绿林千嶂里,还看红树九秋前。 吴宫露冷蝉何在,汉苑风悲鹤自怜。 却羡鲁阳功德盛,挥戈回日至今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乾坤:天地。
  • 稂莠(láng yǒu):杂草,比喻不良之物。
  • 大田:广阔的田地。
  • 绿林:指盗贼聚集的地方。
  • 千嶂:形容山峰连绵不断。
  • 红树:指秋天的枫树,叶子变红。
  • 九秋:指秋天,九表示多数。
  • 吴宫:指吴国的宫殿。
  • 汉苑:指汉朝的皇家园林。
  • 鲁阳: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他能挥戈回日。
  • 功德盛:指功绩和德行非常显著。
  • 挥戈回日:比喻力量巨大,能够改变天命。

翻译

天地之间何处不是王土,为何杂草遍布广阔的田野。 在未曾扫清的绿林千嶂之中,又见红树在九秋之前变红。 吴宫的露水冷了,蝉声何在,汉苑的风悲鸣,鹤独自怜悯。 却羡慕鲁阳的功德显赫,挥戈回日的传说至今流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向往。诗中“乾坤何处非王土,稂莠谁令满大田”表达了对国家土地被荒废的忧虑,而“未扫绿林千嶂里,还看红树九秋前”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隐喻社会的混乱。后两句通过对吴宫、汉苑的描绘,抒发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最后以鲁阳挥戈回日的传说作结,表达了对英雄人物能够力挽狂澜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情感丰富。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