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

· 刘基
昭阳秋清月如练,笙歌嘈嘈夜开宴。 长信宫中辞辇人,独倚西风咏纨扇。 倾城自古有褒妲,红颜失宠何须怨。 泠泠玉漏掩重门,一点金釭照书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昭阳:汉宫殿名,这里指代皇宫。
  • :白色的绸子。
  • 笙歌:泛指奏乐唱歌。
  • 嘈嘈:形容声音杂乱。
  • 开宴:举行宴会。
  • 长信宫:汉代太后居住的宫殿。
  • 辞辇:指离开皇帝的车辇,即失宠。
  • 咏纨扇:指班婕妤所作的《纨扇诗》,表达失宠后的哀怨。
  • 倾城:指美女,这里特指褒姒和妲己。
  • 褒妲:指褒姒和妲己,两位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常被用来比喻红颜祸水。
  • 泠泠:形容清脆的水声,这里指玉漏的声音。
  • 玉漏: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时间流逝。
  • 掩重门:关闭重重宫门。
  • 金釭:指宫中的灯。

翻译

昭阳宫的秋夜,月光洁白如绸,笙歌声杂乱,夜晚举行宴会。 长信宫中,那位曾辞别皇帝车辇的人,独自在西风中吟咏着纨扇诗。 自古以来,美女如褒姒和妲己,红颜一旦失宠,又何须怨恨。 清脆的玉漏声中,重重宫门被关闭,只有一盏宫灯照亮着书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宫廷中秋夜的景象,通过对比昭阳宫的热闹与长信宫的孤寂,表达了失宠妃子的哀怨。诗中“昭阳秋清月如练”与“长信宫中辞辇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奈。后两句以历史上的美女褒姒和妲己为例,暗示红颜易老,失宠是常态,不必过分哀怨。结尾的“泠泠玉漏掩重门,一点金釭照书卷”则进一步以宫廷的寂静和书卷的孤独,加深了诗中的哀愁氛围。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