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岳季坚入计筹山

· 刘基
阳羡先生故将孤,拂衣高蹈入玄门。 瓮盈五粒松花酒,食有千年枸杞根。 自得诗篇留客诵,频来猿鸟识人言。 浮云富贵非吾愿,此意陶公可与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羡:地名,今江苏省宜兴市。
  • 先生:对有学问、有德行的人的尊称。
  • 故将:旧时的将领。
  • 拂衣:形容决然离去的样子。
  • 高蹈:指隐居。
  • 玄门:道教的别称。
  • :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
  • 五粒:指五粒松,一种松树。
  • 松花酒:用松花酿的酒,有清香。
  • 千年枸杞根:枸杞是一种中药材,千年枸杞根指其根部的药材,寓意长寿。
  • 自得: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适。
  • 诗篇:诗的总称。
  • 频来:频繁来访。
  • 猿鸟识人言:猿猴和鸟类似乎能理解人的语言。
  • 浮云富贵:比喻富贵无常,如同浮云。
  • 陶公:指东晋时期的陶渊明,著名的隐逸诗人。

翻译

阳羡的先生曾是旧时的将领,他决然离去,隐居进入道教的玄门。他的瓮中盈满了用五粒松花酿制的酒,食物中有着寓意长寿的千年枸杞根。他自得的诗篇留给了客人诵读,频繁来访的猿猴和鸟类似乎能理解人的语言。富贵如同浮云,并非我所愿,这样的心意,陶渊明可以与我共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旧时将领隐居山林的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富贵名利的淡漠。诗中通过“五粒松花酒”和“千年枸杞根”等意象,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长寿的寓意。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对浮云般富贵的超然态度,以及与陶渊明相似的隐逸情怀,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世俗的超脱。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