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杂兴七首

· 刘基
菱叶荷花渐满池,红榴绿筱正相宜。 天边日出园葵觉,地底云生柱础知。 长夏未应炎暑过,薄寒恰似晚秋时。 朝来苦怪双青鬓,辄向风前学素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iǎo):小竹子。
  • :向日葵。
  • 柱础:柱子的基座。
  • 青鬓:指黑发。
  • 素丝:指白发。

翻译

菱叶和荷花渐渐长满了池塘,红色的石榴花和绿色的竹子正相映成趣。天边太阳升起,向日葵感受到了阳光,地面下的云彩使得柱子的基座也感到了湿润。这长长的夏天并未带来预期的炎热,反而有些微寒,恰似晚秋的时节。清晨醒来,我苦恼地发现自己的双鬓已经斑白,总是在风中模仿那些白发飘飘的样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日池塘的生机盎然和自然景色的变化,通过“菱叶荷花”、“红榴绿筱”等意象展现了夏日的美丽。诗中“天边日出园葵觉,地底云生柱础知”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感。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朝来苦怪双青鬓,辄向风前学素丝”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哀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