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抉目:挖出眼珠。
- 宰嚭:指春秋时期吴国的宰相伯嚭,他因谗言害死了伍子胥。
- 越刃:越国的刀剑,这里指越国的军队。
- 守正:坚守正道。
- 从人:随从他人,这里指追随错误的领导或政策。
- 明良:明智善良的人。
翻译
清晨我登上吴山之巅,四面环顾,长长地叹息。有人问我为何叹息?因为道路狭窄且险峻曲折。伍子胥竭尽忠诚进谏,却被挖去双眼,成为夫差的牺牲品。而宰相伯嚭善于逢迎,最终越国的刀剑也加害于他。坚守正道往往会招致更多的困难,追随他人则可能导致更大的灾祸。遇到明智善良的领导者,否则我们都将如泥沙般被抛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伍子胥和宰嚭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忠良之士遭遇不幸的同情,以及对奸佞小人得势的愤慨。诗中“晨登吴山上,四望长叹嗟”描绘了作者登高望远的场景,以此引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后文通过对伍子胥和宰嚭的描述,揭示了坚守正道与随波逐流的不同后果,强调了明君贤臣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正义与邪恶、忠诚与背叛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