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德平见寄

· 刘基
漠漠长烟野色昏,霏霏细雨湿衡门。 乾坤象纬寻常转,江海波涛日夜翻。 贾谊奏书哀自哭,屈原心事苦谁论。 近逢使者徵遗逸,说道岩廊纳谠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漠漠: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 霏霏:形容细雨纷纷的样子。
  • 衡门:指简陋的房屋。
  • 乾坤:天地。
  • 象纬:星象经纬,指天文。
  • 江海波涛:比喻世事变迁,动荡不安。
  • 贾谊奏书:指西汉贾谊因忧国忧民而上书,表达深切的哀痛。
  • 屈原心事:指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
  • 徵遗逸:徵召隐逸的人才。
  • 岩廊:指朝廷。
  • 谠言:正直的言论。

翻译

烟雾弥漫,野外景色昏暗,细雨纷纷,轻轻地打湿了简陋的房屋。 天地间的星象经纬在不断运转,江海中的波涛日夜翻腾不息。 像贾谊那样上书表达哀痛之情,像屈原那样忧国忧民的心事,又有谁能真正理解? 最近遇到了使者,他们说朝廷正在徵召隐逸的人才,并表示愿意听取正直的言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天地变幻、世事无常的景象,通过“漠漠长烟”、“霏霏细雨”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中借用贾谊和屈原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担忧和自身无法施展抱负的苦闷。最后提到朝廷徵召遗逸、纳谏言,透露出诗人对清明政治的期待和自身报国之志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政治理想。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