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叹

· 刘基
风雨潇潇听晓鸡,忽思世事一悲悽。 当时重禁藏矛戟,今日呼令学鼓鞞。 未见争锋曾奏捷,徒闻却走不先迷。 劫灰日夜飞相逐,随处空林有燕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潇潇:形容风雨急骤。
  • 悲悽:悲伤凄凉。
  • 重禁:严厉禁止。
  • 藏矛戟:收藏兵器,指和平时期。
  • 鼓鞞: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
  • 争锋:争斗,争胜。
  • 奏捷:取得胜利。
  • 却走:退却逃跑。
  • 先迷:先迷失方向。
  • 劫灰:佛教中指劫火余灰,比喻灾难后的遗迹。
  • 燕栖:燕子栖息。

翻译

在风雨急骤中听着黎明的鸡鸣,突然想起世事而感到一阵悲伤凄凉。 曾经严厉禁止收藏兵器,如今却呼唤人们学习击鼓备战。 未曾见过争斗中取得胜利,只听说退却逃跑而未迷失方向。 灾难的余灰日夜飞舞,随处可见空荡的树林中有燕子栖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风雨交加的清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诗中,“风雨潇潇听晓鸡”一句,既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又隐喻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后文通过对“藏矛戟”与“学鼓鞞”的对比,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无奈与悲哀。结尾的“劫灰”与“燕栖”则进一步以象征手法,抒发了对战乱后荒凉景象的哀愁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