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廿三日得台州黄元徽书有感

· 刘基
客从何乡来,遗我尺素书。 道路险且艰,故人情有馀。 妖气晦斗极,黄浊混龙鱼。 何荃不为莸,何麟不为貙。 殷勤故人心,炯若明月珠。 投之千丈泥,万古光不渝。 安得致阊阖,以照君王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尺素书: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这里指书信。
  • 斗极:北斗星和北极星,比喻国家的政治中心。
  • :香草名,比喻君王。
  • :臭草,比喻奸邪。
  •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仁兽,比喻贤者。
  • (chū):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比喻恶人。
  • :明亮。
  • 阊阖:神话中的天门,比喻皇宫的正门。

翻译

有客人从不知名的远方来到我这里,给我带来了一封书信。这封信传递的道路既险又难,但老朋友的心意却十分深厚。信中描述的景象是妖气笼罩了北斗星和北极星,黄浊的水中龙鱼混杂。在这样的时代,什么样的香草不会变成臭草,什么样的麒麟不会变成猛兽呢?老朋友的心意像明亮的明月珠一样珍贵。即使将它投入深达千丈的泥潭,它的光芒也永远不会改变。我怎样才能将这份心意送到皇宫的正门,照亮君王的车驾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书信这一媒介,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妖气晦斗极,黄浊混龙鱼”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黑暗,而“何荃不为莸,何麟不为貙”则进一步以香草变臭草、麒麟变猛兽的比喻,揭示了贤良被埋没、奸邪当道的悲哀现实。尽管如此,友人的书信却如“明月珠”般珍贵,象征着友情的纯洁和坚定。结尾处,作者希望能将这份心意传达给君王,寄托了对清明政治的渴望。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