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四十首
雉死为从雌,鹖死为斗力。
蜜蜂死泄愤,鸤鸠死求食。
象犀好齿角,狨豹美毛色。
纷纷死相藉,杀身奉华饰。
自取夫岂过,外至良可恻。
?獍合族烹,枭鵙宜卵殈。
山林久秽荟,谁复继禹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雉(zhì):野鸡。
- 鹖(hé):一种鸟,传说中勇猛好斗。
- 蜜蜂:昆虫,以采集花粉和花蜜为生,能酿蜜。
- 鸤鸠(shī jiū):布谷鸟。
- 象犀:象和犀牛。
- 狨(róng):一种小型猴类。
- 藉(jiè):践踏,此处指死亡。
- 恻(cè):悲伤。
- ?獍(fèn jìng):传说中的恶兽。
- 枭鵙(xiāo jú):枭,猫头鹰;鵙,伯劳鸟。
- 殈(xù):鸟卵裂开。
- 秽荟(huì huì):杂草丛生,比喻混乱。
- 禹益:禹,古代治水英雄,益,禹的助手,传说中善于治水。
翻译
野鸡死去是为了跟随雌性,鹖鸟死去是为了斗力。蜜蜂死去是为了发泄愤怒,布谷鸟死去是为了求食。象和犀牛因为美丽的牙齿和角而好,狨猴和豹子因为美丽的毛色而美。它们纷纷死去,为了奉献华丽的装饰。这些行为难道不是自取其祸吗?外来的灾难确实令人悲伤。恶兽应该被族群烹煮,猫头鹰和伯劳鸟的卵应该裂开。山林已经长久地杂草丛生,混乱不堪,谁还能继续禹和益的治水事业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列举不同动物的死亡原因,揭示了自然界中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衍所付出的代价。诗中,“雉死为从雌,鹖死为斗力”等句,反映了动物本能的牺牲和斗争。后文提到“象犀好齿角,狨豹美毛色”,暗示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破坏。最后,诗人以“山林久秽荟,谁复继禹益”作结,表达了对自然环境恶化的忧虑,以及对古代治水英雄禹和益的怀念,希望有人能继续他们的伟大事业,恢复自然的和谐与秩序。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行为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