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通州葛秀才赴举

铜鞮葛公子,逢掖鲁诸生。 淮海推能赋,江津返独行。 剑鸣秋气早,马跃暮云平。 看尔持双璧,秦人待客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铜鞮(tóng dī):古代地名,今山西省沁县南。
  • 葛公子:指葛秀才,即诗中的主人公。
  • 逢掖(féng yè):古代士人穿的一种宽袖衣服,这里指士人。
  • 鲁诸生:指鲁国的学子,这里泛指读书人。
  • 淮海:指淮河流域及东海一带,泛指江南地区。
  • 能赋:擅长作诗赋。
  • 江津:江边的渡口。
  • 独行:独自前行,指有独立见解和行为。
  • 剑鸣:剑发出的声音,比喻英勇。
  • 秋气:秋天的气息,常带有肃杀之意。
  • 暮云:傍晚的云。
  • 双璧:两块美玉,比喻才华出众。
  • 秦人:指秦地的人,这里可能指朝廷或考官。
  • 客卿:古代指外来的贤才。

翻译

铜鞮的葛公子,身穿逢掖,如同鲁国的学子。 江南地区推崇他的赋才,江边的渡口见证他独行的身影。 剑声在秋风中早早响起,马蹄踏过傍晚平静的云层。 看你手持双璧般的才华,秦地的考官正期待着外来的贤才。

赏析

这首作品是欧大任送别葛秀才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诗。诗中赞美了葛秀才的才华和独立品格,通过“剑鸣秋气早,马跃暮云平”等意象,描绘了葛秀才英勇前行的形象。末句“看尔持双璧,秦人待客卿”表达了对葛秀才前程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对贤才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赞赏和期待。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