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告慧乾慧永二上人过访欧博士范鸿胪同至

雪中扶策望层峦,九陌烟花半已阑。 俨雅方袍来入座,萧条华发不胜冠。 空斋作供羞梨栗,禅藻相看得蕙兰。 欲说尘心应自笑,衰迟犹叹遇君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扶策:搀扶;支撑。
  2. 层峦:重叠的山峰。 3.. 九陌:汉长安城中的九条大道,后泛指都城大道和繁华闹巿。(陌:mò)
  3. 烟花:泛指绮丽的春景。
  4. :残,尽。
  5. 俨雅:恭敬庄重。
  6. 方袍:指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其平摊为方形,故称。
  7. 华发:花白的头发。
  8. :这里作动词,戴帽子。
  9. :供奉的物品。
  10. 禅藻:与佛教有关的诗文。

翻译

在雪天里我拄着拐杖远望重重山峦,京城大道上的春花美景已经多半凋零。 两位庄重的僧人前来入座,我这头发稀疏花白的人几乎难以将帽子戴好。 在空荡的斋房里拿不出好的供奉之物,只有些梨和栗,我们在相互欣赏着蕴含禅意的诗文时,也感受到了如蕙兰般的高雅。 想要诉说尘俗之心,自己却不禁失笑,我已衰老迟缓,还感叹难以遇到知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天与僧人和友人相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难得的友情和心灵交流的珍视。诗的首联通过“雪中”“层峦”“九陌烟花半已阑”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颔联描写了僧人的庄重和自己的衰老,形成鲜明对比。颈联提到空斋作供的简陋和禅藻相得的高雅,展现了诗人在物质匮乏中的精神追求。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尘心的自省和对遇友之难的感叹。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