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

六月峨眉犹雪色,玉树连阴断峰白。 日轮轧岫翠烟浮,辗作仙人上天陌。 云女飞还巫峡下,却听江声似颁马。 神僧趺坐忘见闻,咒伏狞龙钵波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峨眉:(é méi)山名,在四川境内,山势雄伟秀丽,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 :(xiù)山洞;峰峦。
  • :(niǎn)同“碾”,轧。
  • :道路。
  • 颁马:疲劳的马,“颁”通“般”,表示疲惫、衰弱。(此处“颁”读音为“bān”)
  • 趺坐:(fū zuò)佛教徒盘腿端坐的姿势。
  • :某些宗教或巫术中的密语。
  • :一种法器。

翻译

六月的峨眉山依然有着雪的颜色,翠绿的树木连接成荫,山峰间断处一片洁白。太阳从峰峦间升起,翠绿的烟雾飘浮着,仿佛将山峰碾压成了仙人登天的道路。神女从巫峡飞还而下,却听到江水声好似疲惫的马在喘息。神僧以趺坐的姿势静坐,忘却了外界的见闻,用咒语降服了凶猛的蛟龙,使其在钵中如同波流般倾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峨眉山的雄伟壮丽和神秘氛围。诗的前两句通过“六月峨眉犹雪色”“玉树连阴断峰白”,展现了峨眉山在六月依然有雪的奇特景象,以及树木成荫、山峰间断处洁白的画面,突出了峨眉山的高峻和寒冷。“日轮轧岫翠烟浮,辗作仙人上天陌”则形象地描述了太阳从山峰升起,烟雾飘浮的情景,给人一种神秘而美妙的感觉。后两句“云女飞还巫峡下,却听江声似颁马。神僧趺坐忘见闻,咒伏狞龙钵波泻”,引入了神女、江声、神僧和蛟龙等元素,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传奇性。整首诗意境宏大,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让人对峨眉山的美景和神秘文化产生向往之情。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