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丘用前韵
葛仙坛上转南薰,日莫登楼见霁文。
锦绣山河形四塞,金银宫阙气平分。
艺兰旧事聊随俗,刻竹高谈屡对君。
鲁酒半倾花上露,楚香频撷涧边芸。
听笙稍见来天仗,举扇谁能障海氛。
丹铫弃来犹偃月,紫荷飞后尚蒸云。
鸟窥歌席成清韵,草藉行衣带异芬。
但可淹流延夕景,不妨嘲笑倚微醺。
欲从溟海看朝日,须向浮丘借鹤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丘:浮丘公,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南薰: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 莫:同“暮”,傍晚。
- 霁文:雨后的云彩。
- 四塞:指四面阻塞。
- 艺兰:种植兰花。
- 刻竹:在竹上刻字或刻画。
- 鲁酒:薄酒。
- 楚香:楚地的香草。
- 撷(xié):采摘。
- 芸:香草名。
- 天仗:天子的仪卫。
- 海氛:海上的雾气或外敌侵扰的气氛。
- 铫(diào):一种煮水或煮药的器具。
- 偃月:半月形。
翻译
在葛仙坛上,东南风轻轻吹拂,傍晚登上高楼,见到雨后美丽的云彩。 锦绣般的山河形成四面阻塞的地势,金银般的宫阙气势恢宏,仿佛阴阳之气平分秋色。 种植兰花的旧事姑且随俗而行,高谈阔论刻竹之事时,屡次与您相对而谈。 薄酒倒出一半,如花上的露水,频频采摘楚地的香草,那香气从山涧边传来。 听到笙声,仿佛看到天子的仪卫渐渐来临,举起扇子,谁又能阻挡海上的雾气呢? 炼丹的铫子废弃后,仍如半月形状,紫色的荷叶飞走后,依然如蒸云般美妙。 鸟儿窥探着歌席,发出清脆的声音,人们行走在草地上,衣带沾着奇异的芬芳。 只愿能在这里停留,享受这傍晚的美景,不妨在微醺之时尽情欢笑。 想要从茫茫大海上观看朝阳升起,必须向浮丘公借一群仙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和一种闲适的心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宫阙建筑、文化活动以及人们的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首联通过“葛仙坛”“南薰”“霁文”等词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颔联描述了山河的壮丽和宫阙的雄伟,表现出宏大的气势。颈联和尾联则着重描写了人们的活动和情感,如艺兰、刻竹、饮酒、采香草、听笙、举扇等,体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憧憬,如“欲从溟海看朝日,须向浮丘借鹤群”,富有想象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用典自然,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