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山

白石经时烂,仙踪岂易寻。 但传看奕去,不记入山深。 蛮触悲人世,沧桑阅古今。 丹砂君莫问,对酒且披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烂柯(làn kē):围棋著名典故,常被用来表示岁月流逝,人事变迁。这里指的是传说晋代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 :通“弈”,指下棋。
  • 蛮触:《庄子·则阳》中说,有建立在蜗牛角上的两个国家,右角上的叫蛮氏,左角上的叫触氏,双方常为争地而战,伏尸数万。后以“蛮触”比喻因小事争吵的双方。

翻译

山中的白石经历了很长时间已经烂掉,仙人的踪迹哪里容易找寻。只流传着观看别人下棋离去的故事,却没有记录进入山中的深处之事。为世间像蛮触两国那样因小事而起的纷争而悲叹,人世沧桑从古至今不断变迁。关于炼丹的丹砂您就不要问了,还是对着美酒敞开衣襟畅饮吧。

赏析

这首诗以烂柯山的传说起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世变迁的感慨。首联通过“白石经时烂”和“仙踪岂易寻”,暗示了岁月的久远和寻仙的艰难。颔联讲述了烂柯山的传说,强调了传说中的观看下棋之事,而忽略了进山的细节,进一步凸显了传说的神秘性。颈联以“蛮触悲人世”表达了对人世间无谓纷争的悲哀,“沧桑阅古今”则体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尾联“丹砂君莫问,对酒且披襟”,表现出一种豁达超脱的态度,认为不必过于追求虚幻的东西,不如享受当下的美酒。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通过对传说和现实的思考,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