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羽王移六安

与君南浦一相逢,聚散那知少定踪。 白首天涯犹谪宦,故人云路几登龙。 心遥皖水城边月,梦落浮槎寺里钟。 莫叹赋才无客荐,长门谁是主恩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浦”读音:pǔ)
  • 聚散:会聚与分散。
  • 定踪:固定的踪迹,行踪。
  • 白首:白发,指年老。
  • 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 谪宦:被贬降的官吏。
  • 云路:指仕途。
  • 登龙:指科举考试中选或升官。
  • :遥远,形容距离远。
  • 皖水:河流名。
  • 城边月:城边的月亮。
  • 浮槎(chá)寺:寺庙名。
  • 莫叹:不要叹息。
  • 赋才:写作诗文的才能。
  • 客荐:客人的推荐。
  • 长门:汉宫名,此借指宫廷。

翻译

在南浦与你初次相逢,相聚和分散哪能知道少有固定的行踪。 头发已白还在遥远的天边做着被贬的官吏,老朋友在仕途上有几人能够飞黄腾达。 我的心遥向着皖水城外的月亮,梦落在浮槎寺里的钟声中。 不要叹息自己的才华无人推荐,在宫廷中谁能得到浓厚的主上恩宠呢。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黎民表为送别张羽王前往六安而作。诗的首联通过“南浦相逢”表达了相遇的偶然和聚散的无常。颔联则感慨张羽王年老仍为谪宦,同时也反映了仕途的艰难。颈联中,诗人借皖水城边的月亮和浮槎寺里的钟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尾联则是对友人怀才不遇的安慰,暗示了官场的复杂和不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邃,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流露出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和感慨。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