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潞河:水名,在北京通州区。
- 分司:唐宋制度,中央之官有分在陪都(洛阳)执行任务者,称为“分司”。但此处是说自己离开京城到地方任职。
- 五陵:西汉五个皇帝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后来泛指京都繁华之地。
- 簿书:官署中的文书簿册。
- 相仍:连续不断。
- 北庭:泛指北方边疆地区。(“庭”读音为:tíng)
- 飞挽:迅速运送粮草等物资。
- 悬:维系,关联。
- 军幕:军队的营帐。
- 西岭云霞:西边山岭上的云霞。
- 属:归属。
- 野僧:山野僧人。
- 秪(zhǐ):同“只”。
- 陆沈:比喻埋没,不为人知。(“沈”读音为:chén)
- 供晚岁:度过晚年。
- 箕敛:以箕收取。指苛敛民财。
- 中兴:中途振兴;转衰为盛。
翻译
自从离开京城到地方任职,每日被文书簿册之事苦苦纠缠。北方边疆地区的物资运输维系着军队营帐,西边山岭的云霞却只属于山野僧人。 只愿自己在不为人知中度过晚年,不要让苛敛民财的行为辜负了国家的中兴。徘徊之间,正回忆着家乡的温暖,目光却望着十月黄河已结冰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黎民表在潞河所作,表达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诗的首联写出自己离开繁华的京都到地方任职后,被繁琐的公务所困扰。颔联通过描述北方边疆的军事情况和西边山岭的宁静景色,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内外环境的差异。颈联则表达了作者的心愿,希望不要出现苛敛民财的现象,以免影响国家的振兴。尾联中,作者在徘徊中回忆起家乡的温暖,同时又目睹了黄河十月结冰的寒冷景象,以景结情,进一步烘托出他内心的复杂情绪。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苍凉,反映了作者对时事的关注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