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饯徐比部宅时吴舍人李比部同集

征骖欲戒暂徘徊,极目风烟惨不开。 白社别来频有梦,青山归去独无媒。 遥祠应待河东盖,作赋多逢邺下才。 谁向天涯慰寥落,封书须为朔鸿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征骖(zhēng cān):驾车远行的马。亦指旅人远行的车。
  • :准备,准备好车马等。
  •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 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 风烟:指风景,景象。
  • 惨不开:形容景色阴暗,不开阔。
  • 白社:借指隐士或隐士所居之处。
  • 无媒:没有引荐的人,无人介绍。
  • 遥祠:在远处祭祀。
  • 河东盖:用汉代河东太守郅(zhì)都的典故,他执法严厉,被誉为“苍鹰”,后因得罪权贵被罢官归乡,景帝派人到他家慰问。这里借指皇帝的恩宠。
  • 邺下才:指建安七子等文人,他们曾在邺下聚会,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里借指文人墨客的才华。
  • 寥落:寂寞,冷落。
  • 封书:书信。
  • 朔鸿:从北方飞来的大雁。

翻译

准备驾车远行却又暂且徘徊,用尽目力远望,风景烟雾惨淡不开阔。自从与隐士居所分别后,频频在梦中出现,想归隐青山却无人引荐。在远处祭祀时希望能得到皇帝的恩宠,写作诗赋时多遇到像邺下文人那样的才华之士。谁能在这天涯之处安慰我的寂寞呢?书信必须要让从北方飞来的大雁传递。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徐比部宅的饮宴聚会上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首联通过描写准备远行却徘徊不前,以及眼前风烟惨淡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迷茫和不安的氛围。颔联中,作者表达了对过去隐士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归隐之路的无奈。颈联则借河东盖和邺下才的典故,表达了对恩宠和才华的渴望。尾联则透露出作者在天涯的寂寞之感,希望能通过书信得到慰藉。整首诗情景交融,用典恰当,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对未来的期许。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