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七夕

· 邝露
银浦无声碧落遥,洞庭秋色倩谁消。 湘娥鼓瑟听龙驾,灵匹停梭媵鹊桥。 秦树影斜天接水,楚云飞尽暮还朝。 何时拟约骑黄鹄,倚醉高楼赤玉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银浦:银河。
  • 碧落:天空。读作“bì luò”
  • 湘娥:指湘妃,传说中的舜帝二妃娥皇、女英。
  • 灵匹:神仙匹偶,此处指牵牛、织女。
  • (yìng):送,陪送。
  • 黄鹄(hú):一种大鸟,仙人所乘。

翻译

银河寂静无声,天空高远辽阔,洞庭的秋色不知让谁来消除(即欣赏领悟)。 湘妃弹奏瑟声像是倾听着龙车的声音,织女停止织布去陪送那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秦地的树木影子倾斜,天际与水面相接,楚地的云彩飞尽,日暮又到朝来。 何时打算相约骑着黄鹄,在醉意中倚着高楼吹响赤玉箫。

赏析

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充满神话色彩和浪漫氛围的画面。诗中通过对银河、洞庭、湘娥、灵匹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七夕的神秘与美丽。首联描绘了银河的寂静和天空的遥远,以及洞庭秋色的迷人,引发读者对美好景色的想象。颔联运用湘娥鼓瑟和灵匹停梭的神话传说,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息。颈联通过描写秦树影斜和楚云飞尽,展示了天地间的广阔与变幻。尾联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骑黄鹄、倚高楼吹箫的愿望,体现出一种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典雅,将神话与现实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七夕佳节的独特感受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邝露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