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过章江徐巨源邀住榆溪草堂留题四首

江树连云到远峰,不知湖外有城封。 龙吟每和摊书幌,鸟下频窥捣墨舂。 遁世祇应师孺子,傍人遥认对林宗。 秋花晚实餐无尽,白饭青蔬也累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榆溪:(yú xī)溪水名,诗文里草堂所在地。
  • 章江:为赣江的西源。
  • 书幌:(shū huǎng)指书斋中的帷幔窗帘,亦指书房。
  • 捣墨舂:舂捣墨块的器具。
  • 遁世:(dùn shì)指隐居不仕。
  • 孺子:指徐稚(zhì),字孺子,东汉时期著名的高士贤人,曾屡次被朝廷及地方征召,终未出仕。
  • 林宗:指郭泰,字林宗,东汉时期学者、名士。他博通经典,居家教授,弟子数千人,曾游洛阳,名震京师。

翻译

江边的树木连接着云朵,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峰,却不知湖的外面还有城墙环绕。 每当龙吟声响起,总会和着那摊开的书帷发出声响,鸟儿频繁飞下,窥探着那捣墨的器具。 想要隐居避世,只应效仿徐孺子,旁人从远处看,会把我误认为是郭林宗。 秋天的花果晚些成熟,享用不尽,白饭和青菜也不断供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榆溪草堂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江边景色、书斋情景以及自己的心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首联写江边树木连接云与远峰,展现出开阔的景象,同时点明此处环境的清幽,不知外界城封之事。颔联以龙吟与书幌、鸟下与捣墨舂相呼应,富有动态感,增添了生活的情趣。颈联表达了诗人对遁世隐居的向往,以孺子自比,显示出其对高洁品性的追求,而旁人将其误认为林宗,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的气质和风范。尾联则描述了秋花晚实和简单的饮食,体现出一种满足和自在的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