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一首
世人信神仙,愚惑昧雅道。
岂知天地间,物稚必壮老。
日月交升沉,暑退寒始造。
节候循分至,一刻无草草。
谁令三百年,俄顷不自保。
纵使能长生,悠忽同枯槁。
飞升何攸归,饵丹伤寿考。
虚诞复何益,彝伦以为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愚惑:愚昧困惑。 昧:不明白,糊涂。 雅道:正道,大道。 造:到,到达。 节候:节气时令。 循:遵循,依照。 分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合称。 草草:匆忙,草率。 攸归:所归。 饵丹:指服食丹药。 寿考:寿命,长寿。 彝伦:常理,伦常。
翻译
世上的人信奉神仙,愚昧困惑不明白正道。哪里知道天地之间,万物幼小必定会长大变老。日月交替升起落下,暑气退去寒气才会到来。节气时令依照规律依次到来,一刻也不会匆忙草率。谁能让三百年的时光,瞬间就不能自保了呢。即使能够长生不老,悠悠忽忽地也如同干枯的草木。飞升又能去到哪里呢,服食丹药反而会伤害寿命。虚假荒诞又有什么益处呢,应当把伦常看作珍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人追求神仙长生的批判和对世间常理的重视。诗的开头指出世人迷信神仙的愚昧,接着阐述了天地间万物生长衰老的自然规律,强调了节候的有序变化,以此说明长生不老的虚幻。诗人认为,追求长生不仅无法实现,反而可能对自身造成伤害,而应该珍视伦常道德。整首诗语言简洁,说理清晰,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引发人们对人生和价值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