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儒吟
藏舟于壑夜半走,藏珠于腹珠在否?大凡有藏必有亡,幸我身外毫无有。
我本海滨一腐儒,平生志与温饱殊;蹇遭百六害气集,荏苒廿年国恩辜。
未忘报国栖荒岛,毖慎嫌疑不草草;逢人休恨眼无青,览镜自怜发已皓。
发短心长欲问天,祖德宗功合绵延;二十四郡有义士,普天率土岂寂然。
天定胜人良可必,孤臣梦夹虞渊日;西山薇蕨采未空,夷、齐安忍躯命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腐儒:(fǔ rú)指迂腐的读书人,这里是作者的自称。
- 壑:(hè)坑谷,深沟。
- 大凡:大致,一般来说。
- 蹇:(jiǎn)困顿,不顺利。
- 百六:厄运。
- 荏苒:(rěn rǎn)时间渐渐过去。
- 辜:辜负。
- 毖慎:(bì shèn)谨慎。
- 虞渊:传说中日落的地方。
- 薇蕨:(wēi jué)薇和蕨。嫩叶皆可作蔬,为贫苦者所常食。
翻译
把船藏在山谷里,半夜里船却跑了;把珍珠藏在肚子里,珍珠还在不在呢?一般来说,有藏就必有失,幸好我身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珍藏)。
我本是海边的一个迂腐的读书人,一生的志向和只追求温饱的人不同;不幸遭遇种种厄运,时间匆匆过去,二十年里辜负了国家的恩情。
没有忘记报效国家而栖居在荒岛上,谨慎行事,不容疏忽;遇到别人不要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看着镜子自己可怜自己已经头发花白。
头发短而心(志向)长想要质问上天,祖宗的功德应该延续下去;二十四郡中有义士,整个天下难道会没有动静吗?
上天决定的胜负是必然的,我这个孤立无助的臣子梦中到了日落的地方;西山的薇蕨还没有被采光,伯夷、叔齐怎么会忍心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卢若腾对自己身世和心境的抒发。诗的开头用两个藏物的例子,引出“有藏必有亡”的观点,进而表达自己身外无物的洒脱。接下来,作者讲述自己作为一个有志向的腐儒,却遭遇厄运,辜负国恩,流落到荒岛,但依然谨慎行事,不放弃报国之志。诗中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上天的质问,同时也提到了天下义士,暗示希望仍在。最后,作者以虞渊之梦和伯夷、叔齐的典故,表明自己尽管身处困境,但仍然坚守信念,不屈服于命运。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苍凉,体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坚定的意志。
卢若腾
卢若腾,清兵攻下金门、厦门。次年,遂与沈佺期等东渡,寓澎湖。病亟,遗命题其墓曰「有明自许先生之墓」。 卢氏风情豪迈,喜六书之学,于文学创作主张需有真实情感,最忌无病呻吟,宜「噫」自己心中之「气」,以直抒心志。尝自述:「丧乱以来,惊心骇目之事,层见?出,其足供诗料者多矣。」因此其诗颇能反映郑成功复台之艰难,披露郑军纪律不严,至骚扰掳掠百姓之事,以「诗史」观之,未尝不可。此外,卢氏闲退金门时,亦写下品茗、歌咏当地风土之诗篇,清新可诵。著作甚丰,惜多已佚。1959年于金门鲁王冢发掘《留庵文集》、《留庵诗集》、《岛噫诗》等。不过诗集中与台湾有关之作不多,或存于《岛噫诗》,或存于《留庵诗文集》内,前者目前可见版本有:(1)旧钞本八世胞侄孙卢德资重录(2)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二四五种,1968年。(3)台北大通书局,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984年。(4)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历史文献丛刊‧诗文集类。第二种系根据旧钞本勘校,另加《留庵文选》一卷(序十、书二、疏十、露布一、传一);而第三、四种又悉据第二种版本。《留庵诗文集》系1969年由金门县文献委员会出版,依据林策勋抄寄作品二十馀首及其他书籍著录而得,其中部分作品乃《岛噫诗》所无。唯其中〈澎湖文石歌〉、〈澎湖〉、〈金鸡晓霞〉三首诗应为钱琦之作。(许俊雅、黄美娥撰)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