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枣阳游七星岩

作镇标鹑火,经奇敞下都。 魁形连紫极,岳势奠黄图。 地肺相盘络,天窗豁暌孤。 起龙擎宝盖,写凤带流苏。 气象真能构,阴阳巧作炉。 草长芝似玉,松久石为株。 秘简垂金薤,仙床上绿芜。 巨灵曾此劈,疏属有谁拘。 眺览寒暄异,登临景物殊。 霞流出窈窕,风至答虚无。 未返雷门鹤,叨从叶县凫。 洞如窥白鹄,水似得玄珠。 苔碣开元在,鸿才北海徂。 轻飔下松桂,溟浸隐菰蒲。 槎泛思垂钓,岩栖拟结庐。 暝烟分手处,惆怅失蓬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作镇:镇守一方。
  • 鹑火(chún huǒ):星次名。南方有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称朱雀。朱雀之宿有鹑火,鹑即指朱鸟。
  • 经奇:指山形奇特。
  • 下都:神话传说中称天帝在地上所住的都邑。
  • 魁形:高大的形状。
  • 紫极:星名,借指帝王的宫殿。
  • 岳势:山岳的气势。
  • 黄图:指疆土。
  • 地肺:山名,这里指山洞脉络如肺。
  • 盘络:盘绕交错。
  • 天窗:山洞顶部透光的地方。
  • :开阔。
  • 暌孤(kuí gū):指孤单。
  • 宝盖:佛道或帝王仪仗等的伞盖。
  • 金薤(xiè):倒薤书的美称,泛指文字。
  • 绿芜:丛生的绿草。
  • 巨灵:神话传说中劈开华山的河神。
  • 疏属:山名。
  • 眺览:纵目观赏。
  • 寒暄:指冷暖。
  • 窈窕(yǎo tiǎo):深远、幽深的样子。
  • 雷门鹤:用雷门之鹤典故,指有权势者的门客。
  • 叶县凫:用叶县凫典故,比喻行踪不定的人。
  • 玄珠:黑色的珠子,比喻道的本体。
  • 苔碣:布满苔藓的石碑。
  • 鸿才:大才。
  • 溟浸:形容水面辽阔。
  • 菰蒲(gū pú):菰和蒲,两种水生植物。
  • 槎泛(chá fàn):乘木筏浮游。

翻译

在鹑火所在之处镇守一方,七星岩以其奇特展现在下都。高大的形状连接着帝王宫殿,山岳的气势奠定了国家疆土。山洞的脉络如同地肺般盘绕交错,山顶的透光处使孤单者感到开阔。山峰像龙抬起宝盖,岩石似凤带着流苏。这里的气象真是巧妙构建,阴阳变化如巧匠的熔炉。草木生长,灵芝似玉,松树长久,石头如同树木。神秘的简书垂挂如金薤,神仙的床上长满绿芜。巨灵曾在此劈开山峰,那疏属山又有谁能拘束呢?纵目观赏,冷暖各异,登临此地,景物独特。霞光从幽深之处流淌而出,微风吹来,回应着虚无。未能像雷门鹤那样回归,只得如叶县凫般漂泊。山洞如同能窥见白鹄,水流好似获得了玄珠。布满苔藓的开元石碑还在,有大才的人却已像北海之鸟离去。轻风吹拂着松桂,辽阔的水面隐藏着菰蒲。想乘木筏浮游来此垂钓,也想在岩石上栖息并打算建造房屋。在暮色的烟雾中分别之处,心中惆怅,好似失去了仙境蓬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七星岩的雄伟奇特和神秘美妙。诗中通过对七星岩的地理位置、山形地势、自然景观以及历史文化的描写,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如“起龙擎宝盖,写凤带流苏”“草长芝似玉,松久石为株”等,使景物形象更加鲜明。同时,诗中还融入了神话传说,如“巨灵曾此劈”,增添了神秘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七星岩的赞美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