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山真觉院
鹿园披绝径,鹫岭逼诸天。
树杪惊新瀑,花间滴暗泉。
宝轮承晓日,金铎韵秋烟。
戒具莲花捧,经文贝叶联。
地从初劫造,僧是几灯传。
住想猿心伏,忘言象教诠。
东游谁小鲁,北望我愁燕。
愿就灵岩宿,餐霞度世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鹿园:即鹿野苑,佛教圣地,传为释迦牟尼初转法轮之地。在此诗中泛指佛教寺院。
- 鹫岭(jiù lǐng):灵鹫山,在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佛祖曾在此讲经。后借指佛寺。
- 诸天:佛教语,指护法众天神。
- 树杪(miǎo):树梢。
- 宝轮:佛教语,指转轮圣王的七宝之一,此指寺院中的经轮。
- 金铎(duó):风铃。
- 戒具:佛教僧侣的用具,此处指佛教仪式中使用的器具。
- 莲花捧:指佛教中以莲花形状的器物供佛或举行法事。
- 贝叶:古代印度人用以写经的树叶。后亦借指佛经。
- 象教:释迦牟尼离世,诸大弟子想慕不已,刻木为佛,以形象教人,故称佛教为象教。
翻译
在这佛教寺院中,我穿过荒僻的小路,那高耸的山峰直逼天际的众神。树梢之上,让人惊叹的新瀑飞落;花丛之间,暗暗的泉水滴落。清晨的阳光照耀着经轮,秋风烟霭中传来风铃的音韵。捧着莲花形状的供佛器具,经文写在贝叶上依次排列。此地从最初的劫数之时就已造就,僧侣的传承不知经历了多少代的灯火。心中想着住在这里能让猿心平息,忘却言语,领悟佛教的真谛。向东游览,谁能像孔子登泰山小鲁一样有所感悟呢?向北远望,我为燕国的局势而忧愁。我愿在这灵岩寺中留宿,服食云霞,了却这世间的缘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山真觉院的景色和佛教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敬仰和对世事的思考。诗中通过“鹿园”“鹫岭”“诸天”等佛教词汇,以及“宝轮”“金铎”“戒具”“经文”等佛教元素,营造出浓郁的宗教氛围。同时,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如“树杪惊新瀑,花间滴暗泉”,使读者感受到寺院环境的清幽宁静。诗中的情感表达较为复杂,既有对佛教教义的追求和领悟,也有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和对尘世缘分的思考。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色与佛教文化相结合,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