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贼

可恨南洋贼,尔在南、我在北,何事年年相侵逼,戕我商渔不休息! 天厌尔虐今为俘,骈首叠躯受诛殛。贼亦哗不惭,尔在北、我在南,屡捣我巢饱尔贪,掳我妻女杀我男。 我呼尔贼尔不应,尔骂我贼我何堪。噫嘻!晚矣乎! 南洋之水衣带迩,防微杜渐疏于始;为虺为蛇势既成,互相屠戮何时已。 我愿仁人大发好生心,招彼飞鸮食桑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戕(qiāng):杀害,残害。
  • 骈(pián)首:头靠着头,并排。
  • 殛(jí):杀死。
  • 虺(huǐ):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

翻译

可恨那南洋的贼寇,你们在南边,我们在北边,为什么年年侵扰逼迫我们,杀害我们的商人渔民而不停息!

上天厌恶你们的暴虐,如今你们被俘虏,一个个头靠着头、身挨着身,接受诛杀。贼寇们也喧哗着不知羞愧,说你们在北边,我们在南边,多次捣毁我们的巢穴满足你们的贪婪,掳掠我们的妻子女儿,杀害我们的男人。

我呼喊你们这些贼寇,你们不回应,你们骂我是贼寇,我怎能忍受。唉!太迟了啊!

南洋的海水像衣带一样近,在事情开始时就应该防微杜渐;(贼寇)像毒蛇一样势力已经形成,互相杀戮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我希望仁慈的人能大发善心,招安那些贼寇,让他们像恶鸟食桑葚一样改邪归正。

赏析

这首诗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南洋贼寇的痛恨和对其侵扰的愤慨。诗中描绘了贼寇的残暴行径,如戕害商渔、捣巢掳掠等,展现了人民遭受的苦难。同时,诗人也意识到防微杜渐的重要性,指出当贼寇势力已成时,互相杀戮难以停止,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最后,诗人希望有仁人大发善心,招安贼寇,使他们改邪归正,体现了一种宽容和慈悲的情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有力,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卢若腾

卢若腾,清兵攻下金门、厦门。次年,遂与沈佺期等东渡,寓澎湖。病亟,遗命题其墓曰「有明自许先生之墓」。  卢氏风情豪迈,喜六书之学,于文学创作主张需有真实情感,最忌无病呻吟,宜「噫」自己心中之「气」,以直抒心志。尝自述:「丧乱以来,惊心骇目之事,层见?出,其足供诗料者多矣。」因此其诗颇能反映郑成功复台之艰难,披露郑军纪律不严,至骚扰掳掠百姓之事,以「诗史」观之,未尝不可。此外,卢氏闲退金门时,亦写下品茗、歌咏当地风土之诗篇,清新可诵。著作甚丰,惜多已佚。1959年于金门鲁王冢发掘《留庵文集》、《留庵诗集》、《岛噫诗》等。不过诗集中与台湾有关之作不多,或存于《岛噫诗》,或存于《留庵诗文集》内,前者目前可见版本有:(1)旧钞本八世胞侄孙卢德资重录(2)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二四五种,1968年。(3)台北大通书局,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984年。(4)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历史文献丛刊‧诗文集类。第二种系根据旧钞本勘校,另加《留庵文选》一卷(序十、书二、疏十、露布一、传一);而第三、四种又悉据第二种版本。《留庵诗文集》系1969年由金门县文献委员会出版,依据林策勋抄寄作品二十馀首及其他书籍著录而得,其中部分作品乃《岛噫诗》所无。唯其中〈澎湖文石歌〉、〈澎湖〉、〈金鸡晓霞〉三首诗应为钱琦之作。(许俊雅、黄美娥撰)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