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季子祠
古木丛祠走狐兔,南北行人往来路。
坟前松树摧折枝,犹是当时留剑处。
古来贤达何纷纷,生死交情只有君。
不独片言轻尺璧,能将千乘等浮云。
可怜祠下东流水,世事悠悠亦如此。
田窦相倾又一时,宁保升沉不相弃。
失路狂生笑向天,悲歌中夜思分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丛祠:建在丛林中的神庙。“祠”读音为“cí”。
- 贤达:指有才德、有声望的人。
- 君:此处指季子。
- 片言:简短的话语。
- 尺璧:直径一尺的璧玉,极言其珍贵。“璧”读音为“bì”。
- 千乘:古代以四匹马拉的兵车为一乘,千乘常指帝王的兵车或国家的实力。“乘”读音为“shèng”。
- 浮云:飘浮的云彩,常比喻不值一提的事物。
翻译
古老的树木环绕着神庙,狐狸和兔子在其中穿梭,这里是南北行人来来往往的道路。 坟墓前的松树有折断的树枝,这里仍然是当年季子留下宝剑的地方。 自古以来的贤能之士众多,生死之交情只有您(季子)才拥有。 不单单是简短的话语比直径一尺的璧玉还珍贵,能够将千乘之国视作浮云般不在意。 可怜祠庙下方的向东流淌的水,世间的事情悠悠变化也如同这流水一般。 田蚡和窦婴相互倾轧也只是一时的,怎能保证地位的升降变化中不相互抛弃呢。 迷失道路的狂放之人仰天大笑,在半夜悲歌中思念着知音(季子)。
赏析
这首诗围绕季子祠展开,通过对季子祠周围环境和历史典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情的赞美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季子祠的景象以及其历史意义,古木丛祠中狐兔出没,增添了一种荒凉之感,而坟前松树的摧折枝似乎在提醒人们这里是季子留剑之处,引出对季子的怀念。
中间四句强调了季子的高尚品质,他的贤达和重情重义,与后面提到的田蚡和窦婴的相互倾轧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真正的友情的珍贵和难得。
最后四句则借祠下东流水感慨世事悠悠,如同流水般变化无常,同时以田窦相倾的典故进一步说明世间人情的冷暖多变。而诗人作为一个失路狂生,在悲歌中思念着像季子这样的知音,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用典恰当,富有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生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