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峰精舍为谢尉赋

匡山峙东南,积阻带晴霓。 蜿蜒三百里,峰峦转崭绝。 屹立睨中原,高擎拄天阙。 下有藏真士,散发弄松雪。 时来起渊潜,道味乃井渫。 薜萝惬幽贞,丛桂树芳烈。 行藏岂不荣,白黑因所说。 方追洪厓踪,距迷巨卿辙。 愿言就松门,挥杯共明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匡山:又名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匡”读音:kuāng)
  • 积阻:山势险阻。
  • 晴霓:晴天的虹霓。
  • 崭绝:形容山势陡峭险峻。
  • :斜视,有傲视之意。
  • 天阙:天上的宫阙,此指高山如同支撑着天空。
  • 藏真士:指隐士,有真才实学且隐藏起来的人。
  • 渊潜:指隐士潜居。
  • 井渫(xiè):浚治水井,比喻洁身自持。
  • 薜萝:薜荔和女萝,皆为蔓生植物。
  • 幽贞:指高洁坚贞的节操。
  • 芳烈:香气浓郁,此处喻指品德高尚。

翻译

庐山屹立在东南方向,山势险阻带着晴天的虹霓。 它蜿蜒三百里,峰峦起伏,山势陡峭险峻。 山峰屹立,傲视中原大地,高高耸立,仿佛支撑着天空的宫阙。 山下有隐藏着的有真才实学的隐士,他们披散着头发,在松雪间嬉戏。 时机到来时,他们就从隐居中出来,其道德修养如同洁身自持的井水。 薜荔和女萝让人感到清幽坚贞,丛生的桂树散发着浓郁的芳香,象征着品德的高尚。 他们的行止和出处难道不荣耀吗?是非黑白都有各自的说法。 正要追寻洪崖仙人的踪迹,却在司徒巨卿的车辙前迷失方向。 希望能来到松门前,与友人共同举杯,对着明月畅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雄伟壮丽和山中隐士的生活。诗的前四句写庐山的地理位置、山势和绵延的长度,展现出其雄伟的气势。接下来描述了山下的隐士,表现出他们的高洁和自在。诗中用“薜萝”“丛桂”等植物来象征隐士的品德,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后面几句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某种追求的迷茫。最后则表达了作者希望能与友人在这美好的环境中共享欢乐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