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行

龙肉不可饱,珠贝不如衣。 放臣耻忠名,察主容佞词。 重云障白日,蚤暮安能知。 相去日以远,谁见君所为。 行行遵大道,龊龊如伏机。 蝉緌翼为重,范冠毒与怀。 臬音岂疗妒,狐媚生疑猜。 中夜独延伫,昂首临高台。 占星望恩赦,怀德视泰阶。 岂敢厌沟渎,庶几兴草莱。 平沉楚艾滋,夷养周原开。 听我放歌行,千古有同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肉:喻不可能得到的珍贵食物。
  • 珠贝:泛指珍宝珠玉。
  • 放臣:放逐之臣。
  • 佞词:谄媚的言辞。
  • 蚤暮:早晚。蚤,同“早”。
  • 行行:走啊走。
  • 龊龊:拘谨的样子。
  • 伏机:埋伏着的弩机,这里比喻危险的处境。
  • 蝉緌(ruí):蝉的触须,这里比喻华而不实的东西。
  • 范冠:古代祭祀时戴的一种帽子,这里指外表的装扮。
  • 臬音:正确的言论。臬(niè)。
  • 延伫:长时间地站立。

翻译

龙肉不可能让人吃饱,珠贝也不如衣服实用。 被放逐的臣子以忠诚的名声为耻,而观察君主的脸色接受谄媚的言辞。 重重的云层遮蔽了白日,早晚的变化怎能知晓。 彼此相距越来越远,谁能看到你所做的事情。 走着走着遵循着大道,却谨小慎微如同置身于埋伏的弩机前。 把蝉的触须当作重要的东西,把祭祀的帽子视为有毒且心怀嫌恶。 正确的言论怎能治疗嫉妒,谄媚的行为让人产生猜疑。 半夜里独自长久地站立,抬头仰望着高高的楼台。 观察星象盼望着得到恩赦,怀着德行仰望着泰阶星。 怎敢厌恶沟壑,或许能让草野兴盛起来。 让楚地的灾祸平息沉没,使周原之地得以安宁繁荣。 听我唱这放歌行,千年来都有着同样的悲哀。

赏析

这首诗以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龙肉不可饱,珠贝不如衣”等形象的比喻,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与表象之间的差异,强调了实用价值的重要性。“放臣耻忠名,察主容佞词”则反映了官场的黑暗和人心的扭曲,表达了诗人对忠诚被忽视、谄媚被接纳的现象的愤慨。

“重云障白日,蚤暮安能知”描绘了一种阴暗不明的局面,暗示了人们对未来的迷茫。“行行遵大道,龊龊如伏机”表现了在艰难环境中人们的谨小慎微和不安。诗中还用“蝉緌翼为重,范冠毒与怀”等语句,讽刺了人们对表面事物的过分看重和对真正有价值东西的忽视。

“中夜独延伫,昂首临高台”展现了诗人孤独沉思的形象,而“占星望恩赦,怀德视泰阶”则表达了他对希望和正义的期待。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消除灾祸、实现安宁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整首诗意境深沉,语言富有表现力,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