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为丰城令沈公寿母时从孙来乞赠言
闻道丰城宰,循良似母贤。
气看龙剑旧,光有婺星连。
鹤算添新甲,熊丸忆往年。
辛堪操臼受,寒与着襦先。
蠹迹遗编在,鸾心舞镜悬。
芝兰都植砌,桂玉共炊烟。
发薄犹胜剪,邻芳几卜迁。
青箱名不负,綵笔已争传。
络绣馀既得,安仁乐事全。
计将门户重,人美板舆边。
花县香应遍,瑶池鸟正前。
萱秋赢六十,桃信报三千。
地胜疑句漏,官高拟稚川。
清惟丹鼎养,舞羡锦袍鲜。
献寿称王母,徵诗见阿玄。
以兹知令子,为政总神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丰城:地名。
- 宰(zǎi):县官。
- 循良:指官吏的品德和政绩。
- 龙剑:宝剑,喻杰出的才能。
- 婺(wù)星:星宿名,即女宿,代指母亲。
- 鹤算:长寿的意思。
- 新甲:年龄新的一秩,一秩为十年。
- 熊丸:指贤母教子。
- 辛:辛勤。
- 操臼(jiù):操持家务。
- 襦(rú):短衣。
- 蠹(dù)迹:指书籍上的虫蛀痕迹,借指书籍。
- 遗编:前人留下的著作。
- 鸾(luán)心:指美好的心灵。
- 舞镜:比喻自我欣赏或自我陶醉。这里可能表示对自己的美好品德的自信和展示。
- 芝兰:香草,比喻优秀子弟。
- 植砌:种植在台阶旁。
- 桂玉:指柴米昂贵,这里表示生活虽然清苦但有品德和理想。
- 炊烟:做饭时烧火冒出的烟。
- 发薄:头发稀少。
- 卜迁:选择迁居的地方。
- 青箱:收藏书籍字画的箱子。
- 綵(cǎi)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
- 络绣:可能指精美的刺绣或编织品。
- 安仁:晋代潘岳的字,此处可能代指有才华、善于写作的人。
- 板舆: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多为老年人乘坐。
- 花县:对县治的美称。
- 萱(xuān)秋:母亲的寿辰,因为萱草代表母亲。
- 桃信:桃花开放的信息,借指祝寿的吉祥之兆。
- 句漏:地名,传说此处有丹砂矿,古人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 稚川:葛洪的字,他是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这里借指修道求仙的人。
- 丹鼎:炼丹用的鼎,这里指道家的修炼之术。
- 阿玄:指谢玄,东晋名将,这里代指有才华的子孙。
翻译
听说丰城的县令,他的品德和政绩如母亲般贤良。 看着龙剑依旧,光芒与婺星相连。 母亲长寿又添新岁,回忆往昔贤母教子的时光。 辛勤操持家务,寒冬先为家人准备短衣。 书籍上的虫蛀痕迹还在,美好的心灵如舞镜般高悬。 台阶旁种植着芝兰,虽生活清苦但品德高尚如共对炊烟的桂玉。 头发虽然稀少却胜过剪断,邻居的品德美好几次考虑迁居。 青箱之名名副其实,写作的才华已争相传颂。 得到精美的络绣,如同安仁般才华横溢且快乐之事齐全。 考虑到家族的重要,人在板舆旁显得美好。 县治的香气应已遍布,瑶池的鸟儿正在前方。 母亲的寿辰正值秋季已过六十岁,桃花开放的消息传来是三千岁的吉祥之兆。 这地方美好得让人怀疑是神仙居住的句漏,官员的地位高如同稚川。 只有通过道家的丹鼎修炼保持清静,羡慕那锦袍的鲜艳。 献上祝寿之词称她为王母,征集诗篇可见其子孙如阿玄般有才华。 由此可知县令之子,治理政事如同神仙一般。
赏析
这首诗是为丰城令沈公的母亲祝寿而作,同时也是对沈母品德和其对子孙教育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龙剑”“婺星”“鹤算”“熊丸”等,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通过对沈母的贤良品德、辛勤持家、教育子孙以及家族的美好氛围的描述,展现了一个令人敬仰的母亲形象。同时,也对沈公的政绩和其家族的繁荣表示了祝贺和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沈母的敬意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