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太仆公路之留都

金貂清切近三台,招骏应烦楚甸来。 汤沐山川王气在,烟花楼阁大江开。 旌旗实重谈兵地,林壑偏宜作赋才。 諌猎有书明主识,柏梁归日肯迟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貂:汉以后皇帝左右侍臣的冠饰,借指侍从贵臣。这里指吴太仆地位尊贵。(貂,读作“diāo”)
  • 清切:形容声音清晰急切,也指清贵而切近。
  • 三台:汉代对尚书、御史、谒者的总称,泛指朝廷高官。
  • 招骏:招揽骏马,喻指招揽人才。
  • 楚甸:楚地,古代楚国的疆域,泛指南方。(甸,读作“diàn”)
  • 汤沐:本指汤沐邑,借指京畿。
  • 王气: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
  • 林壑:山林涧谷,指隐居之地。(壑,读作“hè”)
  • 諌猎:指对皇帝迷恋游猎的规谏。(諌,“谏”的异体字,读作“jiàn”)
  • 柏梁:指柏梁台,汉代宫名,此处借指朝廷。

翻译

吴太仆您身为尊贵的侍从近臣,地位清贵且接近朝廷高官。如今朝廷从南方招揽人才,您应召而来。京城所在的山川之地仍存有帝王的祥瑞之气,绚烂的烟花之下,楼阁矗立,大江开阔流淌。那旌旗密布的地方确实是谈论兵法的要地,而山林涧谷则更适合有作赋才华的人。您上呈规谏皇帝游猎的奏书,圣明的君主已经知晓,待您从朝廷归来之时,定不会迟滞。

赏析

这首诗是黎民表为送别吴太仆前往留都而作。诗的首联写出吴太仆的尊贵身份以及他应召而来的情景。颔联描绘了京城的雄伟景象和祥瑞之气,同时展现了其繁华与壮阔。颈联提到军事要地和适合文人创作的环境,暗示了吴太仆的才能将在不同方面得到发挥。尾联则表明吴太仆的谏言已被君主知晓,相信他此次赴任后能顺利归来。整首诗既赞扬了吴太仆的才华和地位,又对他的未来寄予了美好的期望,意境宏大,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与送别之情。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