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谒(yè):拜见。
- 孝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
- 燎烟:祭祀时烧柴所生的烟火。
- 彻:通,达。
- 明楼:古代帝王陵墓正前的高楼。
- 玉佩:这里指官员的服饰配饰,借指官员。
- 追趋:追随,跟随。
- 委裘:先帝遗留的衣物,指代先帝的遗业。
- 白水:指白河,为汉水的上流,这里指帝宅周围的河流。
- 河山:河流和山峦,多用以指国家或国家的疆土。
- 苍梧:山名,又名九嶷山,相传舜葬于此,这里借指帝王的陵墓。
- 云气:云雾,雾气。
- 宸(chén)游:帝王的巡游。
- 金铺:古代大门上的金属门环底座,此处借指门。
- 涧道:山涧通道。
- 深:形容距离远。
- 还(huán):环绕。
- 碧殿:金碧辉煌的宫殿。
- 大风:指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
- 猛士:勇猛的将士。
- 丰芑(qǐ):指帝王的恩泽。
- 戴:尊奉,推崇。
- 诒(yí)谋:犹诒燕,指为子孙妥善谋划,使子孙安乐。
翻译
午夜时分,祭祀的烟火直达明楼,官员们佩戴着玉佩,追随着先帝的遗业前行叩拜。白河环绕着山峦,这里是先帝的帝宅,苍梧山的云气让人不禁想起先帝的巡游。松枝下垂拂过紧闭的大门,山涧通道幽深,环绕着金碧辉煌的宫殿流淌。谁会羡慕汉高祖刘邦在《大风歌》中思念猛士呢?(如今)万年的帝王恩泽,尊奉着为子孙妥善谋划的理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明日谒拜孝陵时的所见所感。诗的首联通过描写午夜祭祀的烟火和官员们的祭拜,展现出庄重肃穆的氛围。颔联写帝宅周围的山水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先帝的追思,苍梧云气的想象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氛围。颈联描绘了松枝拂门和涧道环绕碧殿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陵寝的庄严和宁静。尾联则通过对汉高祖刘邦《大风歌》的联想,强调了当今帝王的恩泽和为子孙谋福祉的理念。整首诗意境幽深,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先帝的敬仰和缅怀,也体现了对王朝统治的赞美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