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对雪

烛龙衔景照神京,佳气笼葱拂五城。 色混琼波沉太液,爽分银阙入西清。 汉宫彩胜裁花就,楚客幽兰拟赋成。 华省追趍惭笔札,几回消渴望金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烛龙: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张开眼就为白昼,闭上眼则为夜晚,吹气为冬天,呼气为夏天,能照亮幽冥之地。(注:“烛”读音为“zhú”)
  • 衔景:指日影。
  • 神京:京城的美称。
  • 佳气:美好的云气,常象征吉祥。
  • 笼葱:青翠葱绿。
  • 五城:神仙的居所,也可指京城。
  • 琼波:美玉般的波浪,这里形容雪色。
  • 太液:汉、唐宫中池名,这里泛指宫苑池沼。
  • 银阙:白色的宫阙,借指天上的月宫或雪后的宫殿。
  • 西清:西厢清静之处,也泛指宫廷内的清静处所。
  • 彩胜:即幡胜,古代的一种饰物,用彩纸或布帛制成,人日和立春时用作装饰。
  • 楚客:指屈原,也泛指客居他乡的人。
  • 华省:指尚书省。
  • 追趍:读音为“qū”,同“趋”):指追随,趋附。
  • 笔札:毛笔和写字的木板,借指文章、书札。
  • 金茎: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也指承露盘或盘中的露,这里借指美酒。

翻译

烛龙口中衔着日光映照京城,吉祥的云气笼罩着青葱的京城,弥漫在五城(神仙居所或京城)之上。 雪的颜色与美玉般的波浪相融,沉浸在太液池,清寒之气从银白色的宫阙分别进入宫廷内的清静之地。 汉朝宫廷中用彩纸裁成花饰,就像这雪景一般美丽,楚地的客居之人仿佛要像屈原作《离骚》那样,将这雪景拟写成赋。 在尚书省中追随趋附,惭愧自己的文章不够好,几回打消渴望美酒的念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的雪景,富有神话色彩和宫廷氛围。首联通过烛龙衔景的神话传说,展现出京城被佳气笼罩的神秘而美好的景象。颔联描写雪色融入太液池的美景以及清寒之气进入宫廷清静之所,给人以清冷、宁静的感觉。颈联提及汉宫的彩胜和楚客的拟赋,增添了文化内涵和艺术气息,将雪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在尚书省中的感受,既有对自己文笔的自谦,也有对某种渴望的克制。整首诗意境优美,用典恰当,将雪景、神话、历史文化和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