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承将之谪所同吴约卿欧桢伯携酒过讯

星斗正阑干,春风夜复寒。 归心牵濮水,别酒共长安。 流落诗名在,驱驰吏道难。 莫言捐玦易,曾著鵔䴊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阑干(lán gān):纵横交错的样子。
  • 濮水:代指归隐之地。
  • 驱驰:奔走效劳。
  • (jué):古时佩戴的玉器,环形,有缺口。
  • 鵔䴊冠(jùn yí guān):用鵔鸃鸟的羽毛装饰的帽子,汉代侍中、中常侍所戴。

翻译

星斗纵横交错,春风吹拂的夜晚又有些寒冷。 归心似箭,向往着濮水那样的归隐之地,在此与你共饮离别之酒,就如同在长安饯别一般。 虽然流落他乡,但诗名仍在。为吏之道艰难,需四处奔走效劳。 不要说丢弃玉玦是容易的事,(自己)也曾戴过鵔䴊冠(有过荣耀之时)。

赏析

这首诗以景衬情,通过描绘星斗阑干、春风夜寒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谪的同情和对其遭遇的感慨。友人虽心向归隐之地,但仍不得不为吏奔波,其中的无奈和艰辛溢于言表。同时,诗中也提到友人虽处困境,但诗名仍在,曾经也有过荣耀,这既是对友人的一种安慰,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