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茅山

清磬疏钟警夜遥,梦回偏忆紫宸朝。 云移三岛联猋驾,月冷千峰闻洞箫。 药饵岂劳天府给,弓旌谁待鹤书招。 揽衣一宿空山里,万壑烟花坐寂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 :古代铜制响器,中空,敲时发声。
  • 紫宸朝:宫殿名,借指朝廷。
  • 三岛: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biāo)驾:指神速的马车。
  • 药饵:药物。
  • 天府:朝廷。
  • 弓旌:征聘贤士的旌旗。
  • 鹤书:诏书。

翻译

清脆的磬声和稀疏的钟声,在遥远的夜里警醒着人们,睡梦中我偏偏回忆起在朝廷的时光。 云彩移动,仿佛连接着三座仙山的神速马车,清冷的月光下,千峰万壑中传来洞箫之声。 药物哪里需要朝廷来供给,贤士的征召又有谁在等待诏书呢? 我披衣而起,在这空山里待了一宿,万千山谷中的烟花绽放,我却独自寂寥地坐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茅山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前两句通过清磬疏钟的声音,引发诗人对朝廷的回忆,表现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中间两句以云移三岛和月冷千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清幽的氛围,同时洞箫声的描写更增添了几分孤寂之感。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药饵无需朝廷供给,征聘贤士的事也不知何时到来,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淡泊的情绪。最后诗人在空山里独对万壑烟花,寂寞之感油然而生。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将诗人的复杂心境与茅山的景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