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香山何师相邂逅白门招游具区泛钱塘献别

· 邝露
鹣鹣相卷飞,蛩蛩互遗食。 足足瑞庭柯,云胡乖羽翼。 哲匠奋南溟,济济光四奕。 神鼎升云虬,时龙御天则。 绿綟映垂裳,台阶烂辰极。 七九乩文谟,三五纵荡涤。 猃狁徂周原,有苗望虞戚。 因猜玉堂燕,遂整垂天翮。 祖帐弁宫云,吴趋弭丹鹢。 落落芦中人,吹箫俨相值。 嬉戏终童繻,傲睨虞卿璧。 床鸾穴丹山,归嬉耀南国。 弱羽相随翔,枋榆逝安适。 甘棠遍维桑,兰路丁榛棘。 楼旌飏具区,追驩数晨夕。 敷文割骚腴,鞶彩绚渥饰。 西湖夺晨葩,东溟荡宵汐。 阴厓焕阳荣,春膏蔼繁植。 逸爵倾湍驰,离袂搴芳析。 高宴促倾曦,葱条谢鸣鵙。 侧聆越人谣,车笠会有役。 挥金睦邦茂,怀璧越乡衋。 鉴湖有清漪,仳离炤颜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鹣鹣(jiān jiān):比翼鸟。 蛩蛩(qióng qióng):传说中的异兽,一为“蛩蛩距虚”,善走而不善求食;一为“邛邛岠虚”,善负而不善取食,故行辄相负,食则相助。 瑞庭柯:吉祥的庭院中的树木。 哲匠:指明智富有才艺的人。 南溟:南海。 :光明,美貌。 神鼎:指象征国家权力的宝鼎。 云虬(qiú):传说中的一种龙。 天则:上天的法则。 绿綟(lǜ lì):绿色的绶带。 垂裳:垂衣。 辰极:北斗星。 乩文谟(jī wén mó):通过占卜求问而制定的谋略。 荡涤:清除。 猃狁(xiǎn yǔn):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cú):往,到。 周原:周城的原野。 有苗:古代部族名。 虞戚:虞舜和戚姬。 玉堂燕:指在宫廷中得宠的人。 (hé):鸟的翅膀。 祖帐: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 弁宫云:像宫云一样的帽子。 吴趋:吴地歌曲名。 (mǐ):停止,消除。 丹鹢(yì):一种水鸟,古代常画在船头上,这里指船。 落落:形容孤独,不遇合。 芦中人:指伍子胥,他曾在芦苇中避难。 终童繻(zhōng tóng rú):指年少有志向的人。终童,西汉人终军,年十八被选为博士弟子,西行入关,关吏给终军“繻”,即如今之通行证,终军说:“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 虞卿璧:虞卿,战国时赵国的上卿,因救助魏齐,抛弃相印,与魏齐一同出走。这里用虞卿璧表示珍视的事物。 床鸾:这里比喻夫妻。 穴丹山:在丹山居住。 枋榆:枋树与榆树。比喻狭小的天地。 甘棠:树木名,这里象征美好的品德和政绩。 维桑:指故乡。 兰路:长满兰花的道路。 榛棘:丛生的荆棘。 楼旌:建在楼上的旗子。 具区:太湖的古称。 敷文:铺叙文辞。 骚腴:指楚辞和《文选》所代表的文学风格和内容。 鞶彩(pán cǎi):皮制的束衣带,上面饰有花纹。 渥饰(wò shì):优厚的装饰。 晨葩:早晨开放的花朵。 宵汐:夜晚的潮水。 阴厓(yīn yá):背阳的山崖。 阳荣:向阳的树枝。 春膏:春天的雨水。 逸爵:奔跑的马。 湍驰:急流奔驰。 (mèi):衣袖。 (qiān):拔取。 芳析:采摘香草。 倾曦:落下的日光。 (jú):鸟名,伯劳鸟。 越人谣:越地的歌谣。 车笠:乘车的人和戴笠的人,代指身份不同的人。 挥金:散发钱财。 睦邦茂:使邦国和睦繁荣。 怀璧:身藏璧玉,比喻多财招祸或怀才遭忌。 越乡衋(xì):在异乡感到忧伤。 清漪:清澈的水波。 仳离(pǐ lí):离别。

翻译

比翼鸟相互卷着飞翔,蛩蛩兽互相给予食物。院子里的树木充满吉祥,为何羽翼却不和谐。 明智而富有才艺的人在南海奋发,人才济济光辉四射。宝鼎上有云虬升腾,时时的帝王遵循上天法则。 绿色绶带映照垂衣,台阶灿烂如北斗星。通过占卜求问制定谋略,三五成群去清除不好的东西。 猃狁前往周原,有苗盼望虞舜和戚姬那样的仁政。因此猜测宫廷中得宠的人,于是整顿垂下的翅膀。 在帷帐中为出行饯别,帽子如云,吴地的歌曲停止,红色的船也停下。孤独的像伍子胥的人,吹着箫好像相遇了。 像终军年少有志向那样嬉戏,像虞卿珍视自己的璧玉那样傲睨。夫妻在丹山居住,回去游玩闪耀着南国的光彩。 力量弱小的鸟儿互相跟随飞翔,在枋树与榆树间,不知去往何处能安适。 甘棠树遍布故乡,长满兰花的道路却被丛生的荆棘阻碍。楼上的旗子飘扬在太湖,追逐欢乐好几个早晨和傍晚。 铺叙文辞割裂离骚和《文选》的丰富内容,皮制束衣带的花纹色彩绚烂且装饰优厚。西湖抢夺早晨开放的花朵,东海水在夜晚的潮水中荡漾。 背阳的山崖焕发出向阳树枝的光彩,春天的雨水滋润着繁茂的植物。奔跑的马在急流中奔驰,分离时拉着衣袖采摘香草。 盛大的宴会催促着落下的日光,青葱的枝条告别伯劳鸟。侧耳倾听越地的歌谣,乘车的人和戴笠的人会有劳役。 散发钱财使邦国和睦繁荣,身怀璧玉在异乡感到忧伤。鉴湖有清澈的水波,离别之光照亮了面容。

赏析

这首诗内容丰富,意象众多,充满了对各种景象、人物和情感的描绘。诗中运用了众多的典故和象征,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

开头通过鹣鹣和蛩蛩的形象,引出了对和谐与互助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随后描述了哲匠的奋发和国家的繁荣,以及各种象征美好和正义的事物。接着,诗中提到了一些历史典故和人物,如猃狁、有苗、玉堂燕、终童、虞卿等,通过这些典故和人物,表达了对政治、人才和品德的看法。

在描写景色方面,诗中描绘了西湖、东溟、阴厓、春膏等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如“逸爵倾湍驰,离袂搴芳析”“高宴促倾曦,葱条谢鸣鵙”等诗句,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写,烘托出了悲伤的氛围。

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邝露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 267篇诗文

邝露的其他作品